竣肅醫院籌建高階醫學實驗室的訊息不脛而走,在業界引爆了一顆驚天的雷。一家社會資本辦的醫院能籌建高階醫學實驗室,其實是向外界宣誓了醫院定位,自然能收穫許多關注的目光。
安如見的手機又開始忙碌了,絕大多數是諮詢醫學實驗室建設的,一些專家態度鮮明,醫學實驗室只要投建,就會帶著自己的團隊過來。這無異於增添了竣肅醫院的吸引力。
安如見將這個好訊息向蔣祿壽彙報,蔣祿壽認為這步棋走對了。
“一招鮮,吃遍天,”蔣祿壽說,“管理的精髓不是你制定了多少制度,而是制度能不能激發人的創造熱情。”
“這需要決策層有超前的戰略眼光,有宏大的視野,”安如見趁機表揚蔣祿壽,“蔣院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個舉措像一劑強心針,啟用了專家來院工作的熱情。”
“安如見,你是在表揚自己吧?”蔣祿壽看著安如見,“這個意見是你提出來的,我只是你的擁躉者。”
安如見說:“擁躉?蔣院長,你笑死我了。我只是建議,決策需要勇氣的。”
民營醫院投進鉅額資金,建設一個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專案,本身就體現了醫院的公益性。
“只要醫院辦院方向不發生重大轉向,醫學實驗室建設就是吸引人才的亮點,以後,你出去引智,也有底氣了。”
安如見笑了:“看來,我的人氣和顏值,已經跟醫學實驗室緊密掛鉤了。”
說話間,安如見的手機響了,他瞟了一眼來電顯示:付軒強。
“是那個家庭條件不錯的神經內科博士吧?”蔣祿壽問道。
安如見跟專家見面的情況,都向蔣祿壽彙報過,蔣祿壽記憶超強,只要別人說一遍,就能記住。
“是的,我想暫時冷冷他,不然的話,覺得我們在求他,”安如見說,“竣肅醫院的條件擺在這,想幹一番事業的,都會主動過來。”
“你選擇的策略不錯,但要注意把握火候,別打擊人家的自信心。”蔣祿壽說,“我們既不能熱臉貼冷屁股,也不能讓別人看不到希望。”
“我知道,對付軒強這樣自視甚高的人,我還是想冷冷他,讓他知道自己並不是我們主動爭取的物件,而是他來主動爭取我們。”安如見跟知識分子打交道多了,開始玩起了攻心術。
“適可而止,我們剛剛起步,需要寬廣的胸懷對待我們的事業。”蔣祿壽畢竟見多識廣,滿懷信心要把醫院搞好。
手機響過三遍,安如見終於接電話:“付博士您好,請問有什麼指教?”
“安院長,我想問問,聽說竣肅醫院正在籌建醫學實驗室,什麼時候動工?開始招標了嗎?”付軒強問道。
“工程上的事,我不太清楚,我主要負責人才引進,”安如見說,“付博士改變主意了嗎?”
“我有一個科研專案,立項兩年了,還沒結題,就是因為現在醫院沒有醫學實驗室,卡殼了。”
付軒強兩年前申報了一個血管內止血的省級科研課題,受制於醫院條件,動物實驗一直無法開展,眼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心裡很焦躁。這就是安如見上次去找他,不答應的原因。竣肅醫院如果建了醫學實驗室,對付軒強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平臺。
“醫學實驗室建設現在還只是動議,集團公司暫時還沒研究,如果透過的話,建設週期應該要兩年。”安如見說,“付博士的科研課題結題的時間有限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