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劍匣他是見過的,也曾向莫仲卿處討要來仔細察看,知道其中有一柄陌離劍和一幅損毀的須彌圖,而他更知道那柄陌離劍中沉睡著一名劍靈,陌離了劍匣的溫養必定會對劍靈有所損傷,故此莫仲卿即便信任重虞,也絕不會只將劍匣交給她,卻又不將那柄可陌離劍放在其中,而莫仲卿這小子他也已三天不曾見過了。他會不會也已遭不測?
即醉忘了一眼滿臉冷笑的重虞,心中不禁泛起了一絲擔憂,所以說什麼也不能讓重虞就這般離開。他定要問個明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你只要如實回答幾個問題,我便放你離去,否則……”
“否則怎樣?”
這是即醉的底線也是他最後的通牒,只是話未說完只聽重虞已笑著截口道。是以、即醉沒有再回話,只將那柄巨闕橫亙在樓頂出口旁,那意思再明顯不過。
重虞此刻還在笑,笑容依然美得驚心動魄,可那裙襬下緩緩沸騰而起的血泊卻將整個人襯托得殘酷而妖豔,道道粘稠而繁密的血絲讓人覺得渾身驟冷,跟著無數密集細小的血珠躍出血泊,浮現在身遭,即醉見著面色一變身形驟然後撤!
與此同時,那圍繞著重虞的細密血珠突然毫無徵兆地向著四面八方暴射而出,僅僅是一個瞬間,摘星樓閣頂的四面木壁就被血珠穿成了馬蜂窩,閣頂不曾倒塌,但那木壁上密集的氣孔讓人見著頭皮不禁陣陣發麻。
而即醉呢?
即醉方才已率先撞破木門躍至空中,可這並不夠,他若不依靠巨闕,其速度並沒有血珠迅疾!那倒映在即醉瞳孔中的細密血珠也在逐漸放大,間不容髮之際,就見空中白光一閃。
白光即劍光,劍光自然來源於即醉手中巨闕,而巨闕名副其實,一劍不僅擊碎了疾馳而來的血珠,更形成一道橫亙半空的劍氣,向著摘星樓樓頂斜劈而去。
“吱呀——!”
一陣令人牙酸的聲響不斷傳出,這是摘星樓頂在哀鳴,聲音未歇就見整座摘星樓樓頂的上半部斜斜一傾,跟著轟然偏塌。
……
比起天樞峰後山上那番驚天動地的死鬥,搖光峰上就顯得平和了許多。此刻搖光殿前的朝客坪上亦是蜂附雲集,觀禮者較之一個時辰前多了不少,眾人的吵雜呼喝聲響驚散了搖光峰上的晨霧,使得那縷縷初升的金光筆直地射入了其內,不僅驅散了冬日的陰寒,更是讓眾人的一顆心活絡了起來。
也難怪,這品仙大典乃是江湖中十年一度的盛會。眾人雖不知這屆的盛會為什麼提前了三年,但單衝著崑崙派的名聲以及過往盛會上那些豐富誘人的獎品,就足以讓人聞名而來,前來觀禮了。當然、即便自己武藝不濟並不想大會上丟臉,只是前來瞧瞧熱鬧,會一會江湖中各路英傑豪俠,聽一聽他們的所見所聞,單單此番見聞就足以歸家之後在人前人後吹噓一番了。
更何況,之前出了個臭名昭著的魔頭攪得江湖之中日益不寧,這次品仙大典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召開,說不得便是為了剷除這魔頭,再瞧這朝客坪上人才濟濟,自己是不是可以不勞而獲便能博個“共討魔頭”的美名?
有此想法之人著實不在少數,但朝客坪上亦多真才實學之輩,除了那些深藏不露的江湖散人外,各大小門派更應是這次行動中的中堅力量,而那朝客坪上西方那一列列身穿紫綢道袍,頭戴朗月玉冠,瞧起來個個氣宇軒昂、英姿煥發,人數約莫不下百人的方陣,更是成了全場津津樂道的焦點,其氣勢似乎壓過了地主崑崙派。
這群站得比坪外旗杆還要筆直的道人正是神霄派門下,而這百名弟子也正是褚塵精挑細選出來的精英,他們自然個個身懷絕技,俱能驅使“心魔虛影”。
至於神霄派掌門人褚塵這次為何率眾前來參加品仙大典,其意恐怕不言而喻,與其說是來捧場,不如說是有興師問罪之嫌。是了,就在半月前褚塵之子,褚宮北猝死一事不脛而走,之後又傳出神霄派執劍長老段長風失蹤,執事長老木道人,執法長老趙潛二人身死奔雷山莊,而多數人都已或多或少知曉乃是那魔頭所為。
喜歡鑑玄錄請大家收藏:()鑑玄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