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趙洵看他一眼,“對了,姜姑娘如何?”
常超道:“姑娘已經清醒了,大夫看過了,說是沒大礙,就是消耗太大,身體有些負擔不起。哦對了,雲歌姑娘也一直陪著呢,她要如何處置?”
趙洵擺了擺手,“派人盯著,先看一陣情況再說。”
“好。”
趙洵說著,這才開啟那封信,他掃過一眼,跟常超道:“請郭大人來。”
“是。”
郭越聞訊趕到時,手裡還拿著他沒吃完的半個餅,他正準備藏,趙洵瞧見了,沖他招手。
“喝點茶,正好邊吃邊聊。”
郭大人受寵若驚,慌忙坐下,“不知道大人要說何事?”
趙洵不緊不慢,先道:“郭大人也知,我多年在外,對京中之事知之甚少。”
郭越點了點頭,“侯爺自年少時奔波塞外,數十寒暑,京中變化非是一朝一夕,侯爺感到陌生也是正常。”
趙洵道:“郭大人是朝中元老,聽聞大人在京城廣結人緣,有一人想與大人打聽一二。”
“豈敢豈敢,下官也只是有幸結交幾位……”郭越連連擺手,謙虛道,“不知道大人您想打聽何人?”
趙洵開口說了一個名字,“安親王,紀遠。”
郭越“哎喲”一聲,沒想到趙洵會問到此人,但這兩人看上去怎麼都不像是有交集的樣子。郭越琢磨著,有些為難道:“安親王?大人,下官平日裡也只結交些志同道合的好友,安親王這樣的貴人……下官也沒那個機會見呀。”
趙洵道:“無需深交,稍有了解即可。我只記得他是聖上的兄長?不過近幾年也不曾在朝堂上看到過他的身影?”
“是的,大人記得不錯。”郭越想了想,過了一會兒,道:“之前沒太在意,這麼說來確實如此,安親王已經好幾年不涉朝政了,許久沒見他露面。”
趙洵好奇道:“我印象中,他也不參與軍事,似乎也未曾與他有過往來。”
郭越一副此乃常事的表情,道:“安親王出了名的深居簡出,就是連坊間傳言也是屈指可數,要說最近這些年有什麼相關的事……我聽說幾年前開始,這位王爺收留了不少門客。”
“門客?”
“是啊,說起來也是一件好事,好些來京城苦讀的學子風餐露宿,有王爺接濟,吃喝不愁,聽說之前的幾次考試,王府上的幾位學生成績都不錯,這也算是報答王爺知遇之恩了吧。對了,有一段時間,這也被傳作一段佳話呢。”
郭越說到這,又繼續道:“不過這也不是突然之舉,安親王畢竟是出了名的熱心腸。”
“怎麼說?”
“更早些年開始,安親王就收留一些無家可歸的孩子,王府供他們吃住,他們就留在王府做事。”郭越嘆道,有幾分敬佩之意,“聽說也有些人長大後想走的,王府也不攔著,從不求這些孩子們報答。”
趙洵沉思片刻,道:“聽起來這位王爺是隱居京中,不理朝政,一心做善事了。”
“可以這麼說。不過王爺低調得很,從未見他大肆宣揚過這些,下官這也是偶爾聽到知情人提起,才多問了兩句。”郭越笑笑,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過了一會兒,趙洵才繼續問道:“那你可知,安親王府有位郡主?”
“郡主?好像是有聽說,據說安親王府上就這一個女兒,自然視為掌上明珠。”郭越想了一會,沒什麼印象,“逢年過節時,百官朝賀,慶典上王公貴族齊聚,倒是也能見到些世家子弟,但……可能是安親王將這位女兒藏得太好,不曾出席這些場合,所以下官印象中倒是從沒見過。”
“掌上明珠?”
“是、是啊。”郭越遲疑道,“大人問這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