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三年前,朔國騎兵的鐵騎越過襄朔二國的交界,再次侵犯襄朝以北,掠奪城池,坑殺百姓。”
“這些蠻人尚未開化,將我朝百姓能殺的不能殺了全殺了,能搶的也全都搶了,一時間北部邊境如墜地獄,魔鬼在人間。”
“戍邊的將軍呢?”江雲熙疑惑道。
“何來將軍?”俞靖洲嘲諷一笑,卻又悲傷地嘆息,道:“這個懦夫跑了。”
“因為他,北方差一點便被朔族人屠城。”
襄朝與朔國國土接壤,兩國歷史上曾起過不少沖突,最後是常勝將軍暫時結束了這一切,朔國戰敗。
雙方這才得以修養生氣。
建朝以來,襄朝與朔國劃清界限,交界處是一條長長的河流。
河流水域不寬,但是水流十分湍急。因著水中常年有細長的水草生長,看起來水也是綠的了。
這條河被人們叫做楊柳河。
楊柳河邊上並沒有楊柳,之所以叫楊柳河,是因為這條河曾見證了一位將軍的誕生與消逝。
楊柳,棋州人,是襄朝鼎鼎有名、曾打得朔族落花流水,令朔族人膽寒的常勝將軍。
因襄朔兩國接壤,一直以來便是戰亂不斷,中間只有一條無名河流作為界限。
河流以西是土地肥沃地大物博的襄朝,河流以東是活像遭了天譴的朔國,土地貧瘠不說,還缺水,種什麼都種不活。
在朔族人趴在泥堆裡,不知道第多少次種植糧食失敗以後,終於怒了。
憑什麼?!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憑什麼你襄朝人生來便能享受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資源,憑什麼朔族人生來便要與野獸鬥爭,與狼爭食,不是傻呆呆的養馬便是翻山越嶺尋吃的,都快掘地三尺了,居然還是這麼窮,吃不飽飯。
朔族人不服,與襄朝談交易:反正俺們就想能安安穩穩吃個飽飯,哥們兒這地方窮,你襄朝愛拿點什麼就自己拿點兒吧,給吃的就成。
但當時的襄朝皇帝卻捏著鼻子,十分看不上朔國這個窮地方。
窮山惡水,送來都不要,還要給你倒貼吃的?真是做夢想屁吃!但是大家都是鄰居,襄朝皇帝表示自己還是很大度的,很願意幫助人,於是派使者出使朔國,送了一堆金帛之類的東西去。
朔國皇帝盼星星盼月亮,成天吃糠咽菜,原本就指著襄朝兄弟給自己改善夥食呢,沒想到對方這麼不上道兒,居然給他送一堆金帛都不肯送點吃的來。
其實當時的襄朝皇帝昭德帝雖然看不上朔國,覺得人家窮,但是他的確很熱心腸,真心想幫一幫人家。
可是問題在於,襄朝和朔國都是面積很大的國家,襄朝定都最西正中,朔國定都最北面,要從京都到金霞最快也要半月,若是使臣帶上隊伍,加上行李,只會更慢。
當時有朝臣建議,可以給朔國人送一些臘肉和大米之類的食物,但是昭德帝一想,臘肉需得人工醃製,大米實在重得很,而且送土特産顯得咱不上檔次,別折騰了,直接送金帛,一來便於託運,二來顯得襄朝有錢。
昭德帝這樣做的結果便是,朔族破防了。
既然好賴話不聽,那便打一架吧,贏了就是我的,搶到就是我的。
隨後朔族組建騎軍,不打一個招呼,一舉攻進襄朝。
這些人一進來,估計是窮得瘋了,無論看到什麼都兩眼發光,總之走到哪兒搶到哪兒,走到哪兒殺到哪兒。
當時在北方戍邊的將領正是常勝將軍,楊柳,彼時他七十三歲,距離他上一次征討朔國,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