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欒也點點頭,“走吧。”
路上還留著早上的爆竹碎屑和一路未燃盡的香條。遠處雪山上的雪不太厚了,就剩下山尖瑩瑩一點。
欒也剛開始是想回去睡覺的,但樊青陪著他出來了,他又改主意了。
“這有沒有近點的,好玩點的地方?”
欒也說完又補充:“不爬山不徒步,坐著玩——最好能躺著那種。”
……什麼地方能躺著玩。
“有個古鎮,開車15分鐘到,遊客不太多。”樊青想了想,回答。
“有個壁畫博物館,古鎮裡還有些奇奇怪怪的店,你可能……”
欒也看他一眼,樊青接著往下說:“你應該會喜歡。”
剛開始包樊青——的車的時候,欒也說過讓樊青多找點覺得自己會喜歡的地方。
“就這兒,你開車。”欒也笑了笑。“博物館改天逛吧,找個奇怪點的我應該喜歡的最好能躺著的店。”
這麼多修飾詞跟繞口令似的,欒也還能一點都不磕巴地說出來……樊青點點頭:“好。”
今天天氣很好,欒也坐在副駕駛吹了會兒風,遠遠已經能看見房屋逐漸變多。這和雪湖村比管理嚴格一些,小巷路口拉著隔離樁,只能步行進入。
樊青找了個停車場停好車,兩人步行往裡走了兩分鐘,巨大的牌坊矗立在雪山下,紅牆黑瓦,牌匾上寫著古鎮的名字。
古鎮看得出來有些年頭了,幾乎都是老房紅牆。牆上彩繪著各種奇怪的壁畫,有些掛著斑斕的紮染布料。裡面開的店挺多,但因為房屋的古舊氣息和濃重的民族氛圍,商業感並不那麼重。
樊青帶著欒也一路穿行,最後走進一條巷子末端的店裡。
這個店兩層樓,牆上用各種玻璃相框裝著圖形各異的壁畫,整整掛了兩面牆。中間放了張巨大的長方形木桌,堆滿了奇怪的小雕塑和手賬本。服務員正在給客人介紹一些小雕塑是什麼寓意。
樊青帶著欒也上了二樓,樓上比樓下東西少點,靠牆放著一個書架,上面幾十個瓶子裡放著不同的顏料,彩繪盤。
側面牆上的窗子從頭開到尾,整個二樓很亮堂。他對面是一面紅牆,上面一排排畫著看起來有些奇怪的圖案。下面附著翻譯。
“象形文字。”樊青解釋,“這是家壁畫的非遺體驗店。”
除此之外,樓上就只剩下了間隔很遠,看起來無比松軟的沙發,以及沙發前墊著毛氈擺著畫筆的小木桌。有幾個位置已經有人了,正埋著頭拿畫筆在桌上的白紙上認真塗畫。
欒也整個人陷在沙發裡,聞言抬眼笑了笑:“你帶我來畫畫啊。”
“你要是懶得畫。”樊青又有點沒底了,“光休息也行。”
欒也看了他幾秒,原本陷在沙發裡的人重新坐了起來。
“畫唄,來都來了。”
桌子底下一層放了白紙,欒也伸手去拿,才發現這東西沉甸甸的,還有點厚,不是他想象的畫紙。摸在手裡有點粗糙。
欒也一愣:“這是牆皮啊?”
“泥板,壁畫都是畫在牆上的。”樊青說,“待會他們會拿相框幫你裱起來。”
欒也終於來了點興趣,低頭觀察自己手上的泥板。
泥板上大多已經勾了形,圖案和牆上的差不多,菩薩仙女神獸什麼的,基本只需要填色,旁邊還有一本彩繪小冊子,示意哪裡該塗哪幾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