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沈裡的理解就是醫學生的大五,要在醫院的各部門都輪一圈,當一個不僅沒什麼工資,還要倒貼錢上班的實習生。
實習差不多結束後,就是真正的吏部銓選了。
也就是一場大型的校園企業直聘。
進士們和朝廷的各個衙署之間會有一個雙向選擇的機會,經過一系列的篩選,才能決定未來的“就業方向”。
而在新一屆的進士來之前,肯定要先安排好老一批進士的歸屬。
這也是韓大人那麼著急把兒子塞到吏部的原因,如果再晚一點,韓樂風就要跟著下一批進士整整等待一年了。
如今臨時“插班”進去,雖然讓一部分衙署缺少了對韓樂風的瞭解,但是有一個當僕射的爹,他就不會缺少機會。事實上,韓樂風未來要去哪個部門,他爹和他娘早已經在家裡就給他選好了,如今只是走個過場,韓樂風主要參與了“實習”地方的也是這個衙署。
而聞時頌此時前往吏部,一方面是作為太子,每年都要在這些“管培生”面前進行的政治作秀,另外一方面也是順便看看能不能選幾個合適的人才。
雖然在這一批人裡,有韓樂風這樣的關系戶,但也是有真材實料去年靠科舉考上來的人才的。
包括狀元郎在內的進士都在其中。
太子聞時頌看著他們,就像是在看著自家菜地裡茁壯成長的大白菜,身邊陪著不少東宮與六部的官員,他們一個個都急得不行,因為太子提前來了,什麼都還沒有準備好,也沒有通知到位,聞時頌的突擊檢查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而這些儲備官員們根本不知道此事,還在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等待著太子的大駕。
好巧不巧,韓家玉郎正在與人爭辯。
一般來說,聞時頌是從不會去搭理這些事的,他只喜歡看戲,但他聽到了這些人爭辯的關鍵詞——沈裡。
能與韓樂風聚在一起的人,能是什麼人呢?
自然只可能是頂級的官二代和世家子弟啊。
而在這些人中,有不少是連聞時頌都覺得眼熟的人,有韓樂風這樣與沈裡從小針鋒相對到大的“敵人”,也有能和沈裡說上幾句話的“朋友”,其實有兩個甚至當過皇子或者公主的伴讀,也怪不得聞時頌覺得眼熟。
至於他們為什麼好端端的說到沈裡,其實也挺好理解的。這就像你們一屆的同學,有人考公,有人讀碩,還有人過了大廠面試即將入職,而偏偏有那麼一個……
已經嫁入豪門,還有可能直接當他們的頂頭上司。
同屆生聚在一起,不討論他都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討論的方式也分單純的討論,還是背後蛐蛐。有人為了討好韓樂風,知道韓樂風過去和沈裡不對付,就明裡暗裡揶揄了沈裡兩句,當然是沒有提沈裡名字的那種。沒想到韓樂風不僅沒買賬,還一下子就發了火,非要對方說清楚,他到底在暗諷誰。
對方被弄的下不來臺,索性就和韓樂風剛在了這裡。
聞時頌似笑非笑,陪在他旁邊的官員們已經在汗流浹背了,剛剛他們還把這一批的候選官員們誇的天上有地下無的,結果現在就給他們整了個這?
作者有話要說:
瞎扯淡小劇場:
聞時頌:沈裡不是金子也不是銀子,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這很正常,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審美差異,我只想說,永別了!你這沒品的東西!
吏部銓選:這個也是唐宋真實存在過的選官機制,到了明清才漸漸消失。
不過文裡寫的流程和現實裡不太一樣哈,都是為了劇情服務,請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