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一朵歹毒的食人花。
但食人花在老師主場之後,就再次進入了隱身模式,讓人一點錯都挑不出來。
岑老夫人先拿出了沈裡昨天考的卷子,她已經連夜批改完了,並對沈裡欠缺的知識方向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然後,她又看了看沈裡寫好的作業,很是滿意的表示:“殿下是有大智慧的人。”
一如她昨天在和沈裡的相處中對沈裡的判斷,常識極度匱乏,但其實人並不笨,甚至可以說很有靈性。
而很巧的是,這樣的人岑老夫人剛好教過。
準確的說,就是鄉野出身的太後。她從小長在閉塞之地,那註定了她不會知道大理寺和刑部有什麼區別,大臣朝服的顏色有何種講究,但她的聰明又幫她迅速在深宮之中立了足,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到的人脈,讓她和兒子得以走到今時今日的地位。
沈裡第一份作業已經答的很全面了,岑老夫人只補充了一點:“您忽略了有可能這真的只是出於仲卿個人的惡趣味。”
一個人做事的動機可以有很多種,但也有可能單純只是這個人神經病。
沈裡先是不可置信的長大了嘴巴,然後才像是意識到了什麼,他指向小顏夫子道;“你早上故意詐唬我!”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打春華秋實的吧?
小顏夫子眨眨眼,沒說是,也沒說不是,只是道:“您可以試試看,那是不是一個詐唬。”
沈裡……
還真的不敢賭,也賭不起,畢竟那可是春華和秋實啊。
可惡!
至於第二份作業,岑老夫人根本連看都沒看,只是丟給了徒孫幫忙批改,並表示對照錯了的部分由他明天早讀的時候給太子妃講解。
岑大儒真的是連掩飾都懶得掩飾,所謂的幫助太子管理東宮只是一個藉口。
在確定沈裡並沒有忘記昨天的課外教學內容之後,岑老夫人很快便進入了今天的正題,這再次出乎了沈裡的所料,並不是各個衙署職能的眼神,老太太笑容可掬的表示那是明天的內容,人不能一直學習一個東西,總需要換換腦子。
今天的課程內容,真的就是圍繞小顏夫子讓沈裡背誦的《後鑒圖說》展開的。
只不過老夫人說的是:“想必您已經很瞭解我們書上的第一位皇後了,她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賢後之一,謙恭節儉,出身高貴。而她的父親正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朝元老……”
話題莫名其妙就拐上了賢相如何選拔人才,幫助皇帝更好的治理國家。
學了一天下來,沈裡滿腦子都是任用賢才,如何分辨君子與小人,以及如何在可用之人有限的情況下達到更好的辦事效果,一言以蔽之,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哪怕是臥龍鳳雛,也有屬於他們發光發熱的位置。
一直到下午三點,岑老夫人的陰謀小課堂才終於結束。
沈裡拿著今天的作業離開了弘文館,一路上都在想著,如果我是xx賢後的爹,我該如何在朝堂人才凋敝的初期,與世家鬥智鬥勇。
等等,不對啊,我學的不該是如何當賢後嗎?
怎麼現在在揣摩賢後她爹啊。
在少年沈裡還在反思自己的讀書定位時,無獨有偶,太子聞時頌也在面臨人才選拔的問題。之前說了,春闈在即,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科舉結束之後,吏部的官員銓an)選。
這也是沈裡今天在課堂上學到的。
在大啟,不是說你考上進士,當了狀元,你就能直接走進官場了。甚至可以說這才是一個開始,你只是獲得了一個可以當官的資格,至於具體能當什麼官,還要等吏部的審查與銓選。
這個考察的過程可長可短,就大啟來說,一般來說是一年。
因為不僅要考察,還有去各部門的實習培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