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的鼓書班子自然不可能是隻有一個人的那種,太極宮奼紫嫣紅的前庭,如今已宛如一個小型樂隊的演奏現場,四胡,揚琴,雙面蒙皮的八角鼓,不管沈裡認得出來認不出來的應有盡有,主打的就是一個熱熱鬧鬧。
站在前面膚白貌美的大鼓美人,唱的正是最近京中最流行的《醉打駙馬》,所有的娘娘們都聽的如痴如醉,到了關鍵的高潮部分甚至有人泣淚漣漣。
太後也聽的十分投入,只是她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回了,並不在意落下什麼內容,還能抽出空來和沈裡聊天。
“這是哪裡來的小狗?看上去可真可愛。”太後微微坐直一些身子,主動伸手逗滾燈。
滾燈在東宮已經住了一段時間了,終於熟悉並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加之在來的路上沈裡一再的和他交待,一會兒要去看的阿婆,是它阿孃的阿孃,也就是它的阿婆。它精準認出了太後,並回以了非常熱情的互動,逗的太後一個勁兒讓人拿吃的。
太後想對一個人好時,總是這麼三板斧,給吃的,給用的,給大把大把的金銀權財。
“這是清河姨姨養的小狗啊。”沈裡這回不用擔心太後受驚了,說話也就放開了不少,“您忘啦?姨姨在給您的來信中一準寫過。”
太後用渾濁的眼睛想了想,好像真的像是想起了一些什麼:“對對對,是有這麼回事,說是洋人送的?”
沈裡點點頭:“我也好奇這洋人狗,只是沒想到姨姨真的叫人把滾燈送了過來。”
“就你促狹。”太後哈哈一笑,虛空抬手並指,點了一下沈裡的腦門,“你姨姨從小就最疼你,你說好奇她能不送過來?這狗真可愛啊,怪不得你走到哪兒就要帶到哪兒。”
那卻不是了。
是聞時頌非要沈裡帶著的,就像他要求沈裡離開東宮之後就必須帶上春華一樣。事實上,要不是怕沈裡和他好不容易變好的氣氛再次鬧僵,聞時頌恨不能給沈裡身邊再塞倆有真本事的親衛,讓他全副武裝的再出門。
沈裡對此的想法就是,皇宮到底是不是你家?你在自己家裡還怕被暗殺嗎?
不過,沈裡也沒有非要和聞時頌的好意對著幹,臨出門之前還特意去顯德殿繞了一圈,只為讓聞時頌確認他真的帶著滾燈和春華出門了。當然,去了之後才意識到,聞時頌還沒有下朝回來,沈裡屬於白走一圈。
有一說一,比較保鏢,沈裡其實更希望能找到個替他代步的血脈覺醒者。
因為……
皇宮實在是太大了。
偏偏東宮在皇宮的東南角,太極宮在西北角,一整個大對角。想要從東宮走到太極宮真的很不容易。因為雖然兩宮都在皇宮之內,卻不能直接走直線,要先繞過北內,沒有什麼為什麼,規定如此。
事實上,東宮和北內之間其實是有一扇通訓門的,是太子進入北內最近的專屬通道。
沈裡下意識的就走了這邊,然後就被緊閉的大門教做了人。守門的宮人告訴他,這邊大多數時候都是不開的,哪怕沈裡這個太子妃想走,也得先去請示陛下,得到允許的旨意才能放行。
沈裡一臉懵逼的被請走,重新繞道東宮北門,沿著北牆向西走,由後面的玄武門進入北內後都沒有想通,為什麼他印象裡這裡是可以直接走的呢?
沉默寡言的春華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幾次欲言又止,也不知道該如何和自家郎君說,前太子和現太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是不同的。這種非常方便造反的門,陛下只可能信任孝賢太子,而也只有前太子會放心陛下。一直到幾年前,這裡都是自然暢通無阻的。
不過春華還沒有來得及說,沈裡就已經被玄武門吸引去了注意力。
玄武門,一個發生過好幾次政變的神奇場所,以前沈裡讀歷史還好奇過,為什麼一定要發生在玄武門呢?現在才明白,因為玄武門說白了就是皇宮的後門啊,離後宮北內最近,離皇帝也近,更方便搞事。
所以,所謂的玄武門事變,其實就是後門事變。
雖然後者更便於理解,但前者聽起來更加正經一點。
四體不勤的沈裡在這偌大的後宮走了沒多少步,就換上了肩輿,再一次感慨當太子妃也挺好的。
他問太後:“怎麼突然有興致聽鼓書了?”
太後沖著身邊的鶯鶯燕燕努努嘴,未盡之言十分明顯,帶著一幫子後妃一起聽鼓書,總比和她們尬聊有趣吧?
老太後非常滿意出主意的人,甚至努力給沈裡分享了一下這個小技巧,算作皇宮主人的一種奇妙傳承。
沈裡:“……”差點忘了,未來我還有可能當男後,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