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軍點點頭,道:“有大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不過我還是那句話,三萬兩足矣,剩下的銀子,大人若是不貪的話,可以存放起來。不過切不可讓屬下知道,雖然說大人的屬下都是心腹,但知人知面不知心,這種事情,還是越少人知道為好!”
林星升起一種異樣的感覺,沈軍不愧是見過世面的人,深知官道和人心,因而處處提醒自己,就是怕自己太過相信別人,缺乏城府,最終迷失在官場。想及此處,語含感激道:“先生金玉良言,林星記住了!”
沈軍見他一點就通,遂不再贅言,繼續商議工程之事。
按照《夢溪筆談》中的建築思想,沈軍精心設計了樓外樓的造型和外觀,在佈局上也別具匠心,至於用材和造工,更是一絲不茍,絕對沒有偷梁換柱的豆腐渣工程之嫌,每一塊木料,每一方石子,都是嚴格地挑選過,體現出建築大師的樓藝風範。
就在沈軍和工程隊忙著興建樓外樓的時候,林星還是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全轄區的水利工程之中,疏浚了多條河流,打通了多條山路,架設了多座木橋,極大地便利了百姓生活。
這一次,連阿三和鄭鐵山都感覺到,自我反思過後的林星,真的和以往不一樣了,變得勤奮務實,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樸素,十足一個公僕形象,比之過去的鬼馬精靈,行事詭異,更多了一份穩重和踏實。
至於方臘所部,倒也非常配合,再沒有打家劫舍,騷擾州縣,整個浙江表面上風平浪靜,加上大旱之後出現了短暫的風調雨順的局面,莊稼茁壯生長,秋季作物有望獲得豐收。
過了一段時間,正當林星準備花大力氣廣建私塾之時,氣象萬千的樓外樓宣告竣工。
這一天,林星帶著合署衙僚,並總工程師沈軍,一同到西湖參觀新落成的樓外樓。
站在平地上,看著一座三層樓高的食府拔地而起,矗立在西湖邊上,挺直地聳入雲霄,遠遠看著就覺氣勢不凡,樓外樓的外形像一隻展翅的雄鷹,俯視西湖,頗有藐視天下萬樓的寓意,加之數萬片鑲嵌在樓宇外面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璀璨華麗,投射在西湖水面,形成波光粼粼的美麗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沈軍不愧是沈括的兒子,建築木工大師,這樓外樓光是看外面,就已經足以和天下任何一座食府相提並論,更遑論其裡面的華麗裝潢和精美器具了。
林星由衷地撫掌嘆道:“好一座樓外樓!果然是大師手筆,我才一月不來,這西湖就有這麼座雄偉建築拔地而起,任誰看了都覺得神奇!”
沈軍將功勞完全推到林星身上,道:“這都是大人領導有方,預算充足,工人吃苦耐勞,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至於草民,不過是畫了一張圖紙罷了!”
林星面向阿三等人,指著沈軍笑道:“你們看,沈先生太謙虛了!如此居功至偉的總工程師,居然輕描淡寫地說只畫了一張圖紙,反倒把功勞都讓給我,這不是折煞我林星麼?”
沈軍半開玩笑道:“非也非也!我所說都是事實,大人不信可以看看,這樣一張破圖紙,大街上隨便找個人都畫得出來呢!”
林星忍俊不禁,大笑道:“哈哈!改天我去大街上撿幾張圖紙,到京城去顯擺顯擺,也好讓王爺知道這世間又多了一個建築大師,哈哈!”
薛鵬玩笑之餘,不忘正事,道:“大人和沈先生真是風趣幽默。總之一句話,這座樓外樓,兩位都是大功臣,王爺不會忘記兩位的。王爺,我看時辰差不多了,不如先剪綵和揭匾吧!”
林星點點頭,道:“嗯!好,正事要緊!”
在一陣笑聲之中,將彩帶剪斷之後,林星扯下蒙在門梁之上的紅布,只見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顯現出來,上書“樓外樓”三字,字跡瘦削蒼勁,真是端王的代表作——瘦金體。
林星卓立於樓外樓之下,悠然念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風雨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錯把杭州當汴州!”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