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鵬還在咀嚼林星的話語,脫口道:“大人這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說到點子上了!”
林星宣講完“全面”的觀點之後,繼續就“協調”發表言論道:“所謂協調,就是要意識到各行各業,各州各縣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由州府高瞻遠矚,居中協調各種矛盾,這樣既可以避免浪費資源,又可以減少各州縣的摩擦。比如架一座浮橋,連線相鄰的州縣,就應該協調地分配出資問題和管理權力。再比如一個州縣過剩的農作物,很可能是鄰縣亟需的生活物資,這時候就要協調運力,疏導供需。又比如一個州縣要開閘洩洪,就必須考慮到下游州縣的百姓的生命和財産安全。類似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我們一定要有協調發展的觀念。”
這一點,鄭鐵山深有感觸,道:“賢弟說得一點沒錯。想當初我們在韶州之時,就沒有考慮這一點,礦場冶煉之後産生的廢水,直接傾入河中,汙染了河水,沒有考慮到下游的廣州居民的飲水問題。現在想想,確實很不應該。”
林星奮然道:“至於可持續,則是要求我們在大興土木的同時,要考慮到子孫後代的千秋幸福,不能為了圖一時之快,而過度佔用後代的資源。要不然我們將樹木,礦産,田地都消耗光了,即使現在繁榮昌盛了,也是不能長久的。”
薛鵬三人笑道:“呵呵!大人的目光真是長遠,都已經開始著眼子孫後代的幸福了。我等鼠目寸光,就沒有想得那麼深刻了。”
林星也笑道:“我也是就著這三點逐一分析罷了。”
聽完林星的三點釋義之後,薛鵬作為在浙江待了最久的老官員,提出了幾點主張,道:“大人,當務之急,我們的主要方向還是發展農業。考慮到剛剛大旱,所以我希望能將早幾年廢止的青苗法重新開啟,借給農民官貸,讓他們有能力重新組織生産。”
林星表示同意,道:“這一點可行。而且我決定將官貸的息錢降低為零,從而減輕農民負擔,只要他們到時候還回本金就可以了,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薛鵬想了想道:“可以!反正官府也不是靠息錢來維持。不過此事要瞞著朝廷,切不可讓人抓住把柄,彈劾我們重啟青苗法。畢竟朝中仍有舊黨對王安石變法的殘餘勢力耿耿於懷。”
林星道:“就依你所言。”
薛鵬又繼續說道:“此外我會命人去湖州考察,抽調部分農業骨幹,到各地去指導農民耕田種糧,一幫十,十幫百,充分帶動全轄區的農業發展。”
林星一百個滿意,暗贊薛鵬領悟指示的能力很強。
薛鵬說出下一個主張道:“除了農業之外,浙江的手工業非常發達,大有可為,其中主要是造紙和紡織,這是浙江的傳統優勢手工業,希望大人也盡力扶持。”
林星唸了念造紙和紡織,沉聲道:“好!我會想辦法的。”
隨後他又想了想,聯絡到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喃喃道:“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以惠民為目標。要這麼說的話,我覺得,與其制定什麼政策,倒不如為百姓多辦點實事。因為政策是朝令夕改的,我終有一天會離開浙江,一旦我離任,繼任者會否繼續堅持這些政策,目前還不得而知。與其這樣,幹脆多將重點放在建設基礎設施上,多打幾條路,多架幾條橋,多辦幾所私塾,這樣不管誰來繼任,這些措施都留在了浙江,豈不更好?”
三人聞言一震,不能置通道:“大人的想法別出心裁,但卻是千古至理。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人是會離開的,只有建築是不會離開的,一旦興建了,就永遠惠及百姓。”
林星迴過神來,展齒笑道:“這麼說,你們也支援我大力建設基礎設施了?”
當然支援!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