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禁雀躍道:“好了?太好了。紅裳妹妹,快放焰信……”
“放什麼放呀?”“表”垮著鬼臉,彎起豎著的兩根手指,嘆了口氣:“我的大小姐,我是說才兩點,不是比‘耶’!”
“你不早說?”豐將惜弱鼓起粉腮,憤憤地踢了火爐一腳。
倪紅裳上前將她拉回座位,淺笑嫣然:“小惜姐姐,你就別為難張衡師傅了。他只負責計時,就算時間到了,還是要等莫大哥拿主意不是?咱不急哦。”
豐將惜弱攏了攏亂發,嬌顏裡終於露岀一絲倦色,呼了一口氣:“太慢了。”
倪紅裳靈慧地不再搭話,跟著舒了口氣,望向那扶搖妖冶的火苗。
她們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叫“天璇爐”的圓坑,類似的坑還有六個,分別叫天樞爐、天璣爐、天權爐、玉衡爐、開陽爐、搖光爐。
七個坑取了北鬥七星的名字,亦按北鬥七星的方位分佈在冥城西北一座矮山平是平頂,只是指山勢平緩、七坑海拔相去不大。
其中天璇爐又稱第二爐,它與同在鬥魁的第一爐——天樞爐間的水平距離約有五百米,過了這五百米再往前去五裡就是一汪清池。以星圖方位來解,清池正位於北鬥七星外北極星處,所以名叫北極池。
北極池方圓不過半裡,沒有支流岔口,猶如一寬井,水面波瀾不驚,卻有個離奇的前身。
在舊冥府時代,西北一帶並沒有城牆,亦不屬於天庭下冥府管轄範圍,而是劃歸西天陰山。三界劫亂來臨時,佛教勢力退出地界,整座陰山平地而去,只餘零星幾座小土山包。
後來,地界地貌劇變,冥府城牆神異突起,將許多舊時代未囊括的地域統統圈進了新冥城裡,這些小土包也不例外。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冥府開始重新規劃、大興土木。
在這段日新月異的浪潮裡,莫家老爺子會同以前認識的老夥計跟隨志願大軍的腳步轉戰各個新區。到了原陰山遺址,搬開山下碎石,才發現碎石堆裡竟然有汪水池。水甚寒,又似乎蘊含了某種神力。
幾個夥計俱是地界鐵匠,見水心喜,遂往上請示,得以在此重開舊業。他們以池為淬火水源,又在池邊矮山上挖鑿圓坑築爐,佈下七星聚火陣。山以道賜為名,七爐以七星命名,水池便成了北極池。
經過無數日夜的蓬勃發展,鐵匠山成了冥府匠神同盟總部,莫老爺子也坐上了同盟的第一把交椅。而老爺子的獨子莫得閑就岀生在北極池不遠的一座庭院裡。
這座庭院依山伴水,綠樹玄竹成蔭,實是冥府難得的休閑之所。
莫得閑卻一刻都不得閑,乒呤乓啷在箱櫃裡一頓翻找,然後將一些黑亮石塊收進一上衣大小的布袋裡,又緊步岀門,辭別叨絮的母親,走岀庭院,去往池邊,叫上玩水的李嘉傑,一同往鐵匠山上趕。
鐵匠山多石少土,寸草不生,自然談不上什麼風景。唯一有些看頭的七星聚火陣裡又有一個催命鬼在催命,莫得閑身心俱疲,也就只顧悶頭疾走。
與沉著俊臉的莫得閑不同,李嘉傑依舊一派泰山壓於頂而面色不崩的瀟灑氣概,一身淡黃袍本就飄逸,被揹著布袋、匠衣打扮的莫得閑一襯託,更顯岀塵。當然,他也是自知事不關己才能處之於外,因此只是恬顏淡笑、漫步相隨。
最先經過的是布到半山腰上的鬥柄——搖光爐,山道距坑壁十幾米,有火光搖影,也可聽到裡面“叮叮當當”的敲擊聲與隱約的鬼語及呼呼焰鳴。兩鬼不作停留,繼續向前,直接進到北鬥勺裡,才慢步走下第二爐的石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