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情生6)
我之前聽得他的傳聞,便有一聲嘆息,他身為執掌大周天下兵馬的大元帥,鎮守西北,於大周百姓,應為福氣;於大周皇室,只怕便是處境尷尬了。
實在是這位王爺的身份在他的皇族家庭裡便是那麼個尷尬的存在。
若說玄翎的出身,於歷朝歷代的那些皇室奉行的三綱五常之下衍生的規則,他原本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他本為大周當今皇帝和原配嫡後文德皇後的嫡長子。
擁有這樣一個既佔長又佔嫡的皇子身份,他的人生該是一片光明順坦無阻的。
然而世事並非時時盡如人意。照今時今日這位秦王的功成名就看來,許是當日上天因日後要將大任於他身上,所以非得讓他從小吃著苦頭長大不可。
玄翎八歲那年,文德皇後又誕下一位公主,這位公主封號寧安,是為長女。一年後,文德皇後染病薨逝。這一大一小的兄妹倆就這麼突然成了沒孃的娃。
當今皇帝與這位文德皇後據說感情摯篤、鶼鰈情深。皇帝又生來是位稟性溫和的人物,文德皇後去後,據傳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處於精神不振的憂鬱狀態。
一個皇帝,既享受盡天下間的尊榮,那麼亦要承擔起與之相重的責任與義務來。他若是承擔不起,那麼極容易遭鑽空子,嚴重時甚至會讓人取而代之。
這位皇帝原不是一個雄才大略能有開疆闢土之能的帝王,治國方略慣來溫吞平和。文德皇後去後,這位皇帝對國事是日漸力不從心起來。總的而言,他治理國事的態度表示出不願過多爭執、反而過多隨便的特色來。
一個皇帝隨便理理國事,那麼隨便理理之下便是隨便理理的後果。
一個由世家大族支援的貴妃隨隨便便接任了先皇後的位置,成為了新皇後;
三年後,這位新皇後隨隨便便誕下一位皇子,然後這位皇子隨隨便便順理成章成為了嫡長子;
玄翎在這位新皇後誕下皇子後,他的嫡長子身份也就隨之這麼隨隨便便的沒了;
時年,他剛十二歲,然後,他就被隨隨便便請出皇宮,封爵開府。
皇室封爵,各朝各代都自有規制,我雖不是一清二楚,但就知道的而言,除太子之外的皇子一般在或成婚或成年的時候才會封爵開府。便是早早封爵號的,應也不會在成婚之前就開府遷出獨立過活的。
年僅十二歲的先皇後嫡長子玄翎,他開創了大周立國以來史無前例的皇子封爵開府之早。
這是新皇後的好手段。玄翎沒了娘而爹忘疼,而他偏偏又佔著先皇後嫡長子這個敏感身份,我估摸著這位新皇後恐怕願望他和他的母親先皇後一樣,若能一病去了只怕最好。
皇帝那時正渾得厲害,新皇後說幾句頂頂好聽的忽悠話就將他忽悠同意了,他非但不覺不妥,還覺得新皇後辦事真是事事精細、處處妥帖。
皇權鬥爭、權力傾軋,玄翎的境遇在歷朝歷代的皇室之中,亦再是平常不過。
他十五歲從軍,想來亦是希望遠離帝國中心權力鬥爭的旋渦。據說他從軍之後,儼然當這西北邊疆才是家一般,落地紮根,十年來,回帝都次數不足三。
說來,玄翎的皇帝爹倒也不是不疼他,當年是的的確確有一段時間缺少對他的關懷。自這個兒子自請從軍去邊疆後,渾渾噩噩了數年的皇帝爹突然幡然醒悟自己對這個兒子虧欠太多了,於是大為懊悔愧疚,遲到的父愛泛濫心一發不可收拾。
自先皇後薨逝,皇帝對國事不大上心後,玄翎嫡長子的身份可是一夜之間翻天覆地,後新皇後有嫡長子出生,儲君之位於玄翎而言就更是遙不可攀。至少大部分朝堂勢力絕不會將賭注下在一個既不得皇帝關注也無世家旁戚勢力支援的先嫡長子身上。
誰都沒想到,渾噩了數年的皇帝他雖依然在國事上仍是那個不堪大任的喪氣樣,但對這個數年不關注的先嫡長子卻是突然大加關懷寵愛起來,彷彿是要將缺失的那幾年用上以後的人生去彌補,寵得那叫一個予給予求、有求必應,寵得教一眾朝臣心驚肉跳、神思活躍,教中宮新皇後母子膽戰心寒、坐臥不安。
世人盛傳秦王在戰場的豐功偉績,自然亦不會放過他在帝都皇宮的各樣鮮事。當年他十七回京受封任將,是他十五從軍之後的第一次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