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金融危機來了。
2007年4月4日,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7年8月6日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服務提供商美國住宅抵押貸款投資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8年9月7日美國財政部不得不宣佈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
2007年7月16日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關閉了手下的兩家對沖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來的首次虧損。2008年3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促使銀行收購了貝爾斯登。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2008年9月15日晚些時候,美國銀行發表宣告,它願意收購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2008年9月16日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850億美元短期緊急貸款。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出面接管了aig。
2008年9月21日,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接二連三地倒下後,美聯儲宣佈:把現在只剩下最後兩家投資銀行,即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兩家投資銀行,全部改為商業銀行。這樣可以靠吸收存款來渡過難關了。
至此,歷史在2008年9月21日這一天為曾經風光無限的華爾街上的投資銀行畫上了一個驚人的句號,“華爾街投資銀行”作為一個歷史名詞消失了。
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簽署了總額高達7000億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使美國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等實體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實體產業危在旦夕。
然而很少人知道,在中產階級為了金融危機埋單的同時,以美國高盛、摩根、等背後的高管,卻成為了這場危機中最大的贏家。
包括,新加坡李氏家族,冰島各大機構,似乎都持有大量的違約互換。
至於那些購買基金以及購買次級債的投資者,沒有誰會去在乎他們的死活了,在瘋狂的行情中終於做出了最瘋狂的拋售行為。
19日,美國總統布什取消了原定去外地的行程,在華盛頓與財長保爾森、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證交會『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以及白宮和財政部經濟顧問會晤,商討金融和經濟形勢。
會後,保爾森在新聞釋出會上宣佈,美國『政府』正在制定一項大規模的救助方案,從金融機構手中接收不良抵押貸款資產,清理這些拖累金融機構並威脅美國經濟的低流動『性』資產。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項計劃可能會以低價向有償付能力的金融機構買入資產再出售。這將是1930年以來美國『政府』對金融市場最大的介入。
項計劃需要獲得國會批准。保爾森在18日晚上向國會領導人通報了有關計劃。他說,希望能在本週末敲定計劃的細節,下週能推動立法。他呼籲國會兩黨迅速採取行動。
在被問到該計劃的花費時,保爾森的回答是“數千億美元”。而據共和黨參議員、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資深成員理查德·謝爾比估計,『政府』救市計劃的花費至少為5000億美元,最高可能達到上萬億美元。
同時,華國『政府』也宣佈救市,預計將在今後幾年投入四萬億人民幣進行基建和房地產行業,以此來拯救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實體經濟。
在這同一的時間,各國『政府』似乎達成了協議,一致開始對救市發起宣傳,已經近乎絕望的金融市場似乎看到了寒冰將化。
受到前世資訊的影響,陳青山模糊感覺到當年銅價格也就是在三萬塊錢左右開始向上暴漲,甚至兩年之後其價格更是超過了當年07年的35元一噸。
而那時的他還曾經後悔沒有將他的收廢品事業繼續發揚光大,否則曾經的他也斷不至於混的那樣悽慘。
誰都知道,這個世上從來就不會有隻跌不漲的行情,有了前世的記憶,有了如今僅僅兩萬七一噸的銅價。
那如果以目前的價格做多,將來銅價漲到9萬,豈不是意味著,兩年的時間將會有高達幾十倍的利潤。
這還僅僅只是按照等價計算,那如果按照複利加倉計算,恐怕就是幾百倍的利潤似乎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