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隨朕去慈安宮!”
“皇上,今日這金殿傳臚怎麼辦?”見皇帝這就要走,百官中為首的楊寅開口問到。
金殿傳臚,即依次唱名之後,傳呼新科進士們進殿晉見皇帝。
“傳臚,便由太傅大人主持吧,朕先去了。”李勖說完便急匆匆出了殿去。
“臣等恭送皇上。”
皇帝以孝為先,文武百官自是沒有異議。
李勖目不斜視地出了金鑾殿,並未去看百米玉階下站著的各位進士。不多時,三甲進士的名次便已全部唸完了。
李先祥合起金榜,對丹陛上的諸進士們道:“陛下有旨,宣新科進士入殿覲見。“
唱榜官李大人話音落定,對顧蘭亭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顧蘭亭一手提起袍角,堅定從容地,一步一步邁向那金鑾寶殿。陽光對映,白玉石階上落下她長長的影子。
其餘進士也隨著顧蘭亭的腳步,拾級而上,緩緩進了金殿。
這回是實實在在的,滿朝文武的眼光都落在顧蘭亭身上了。可顧蘭亭倒是不慌不忙,舉止鎮定沉穩,面對這等大場面也絲毫不見懼色。
有幾位官員暗自點了點頭,心道這狀元果然儀態不凡。
只是眾進士進了金殿,卻未見禦座之上的天子,連當首的顧蘭亭也不禁驚訝。
“眾生不必見怪,太後突生急病,皇上趕去探望了。今日這傳臚,便由本官代為主持了。”
聽得楊太傅發話,眾進士這才恍然大悟,心裡也已生了敬意,久聞天子至孝,如今看來,果然不是虛傳。
眾進士站定,朝那無人的禦座行了叩拜之禮。楊寅這才緩緩走至禦案旁側,從禮監手中接過天子的恩榮策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次殿試已畢,恭依祖制,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紹興府顧蘭亭,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賜狀元府邸一座,金銀寶器各眾。第二三名,順天府楊遇安,鄖陽府李檉,授正七品翰林院編修,賜進士及第,金銀各千。第二甲取四十七名,授從七品,賜進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一十名,授正八品,賜同進士出身。”
“臣等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進士按耐住喜悅激動的心情,再次朝禦案行了叩拜之禮。
“恭喜諸生了,以後還望發憤圖強,為國為朝排憂解難,方才不負青雲之志啊!”
“謹聽太傅大人教誨。”
至此,金殿傳臚便是結束了。文武百官按官階退出殿中,眾進士隨後退出,只留了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
金殿傳臚之後,他們三人便要一同遊街誇官了。
“顧兄,恭喜了。”楊遇安昨日便知自己不會是狀元,此刻心裡已然釋然。他也欣賞顧蘭亭,是真心地在祝賀她。
“同喜同喜!”顧蘭亭笑答。
“顧老弟,早就覺得你見識不凡了,果真沒讓咱失望不是!”這位來自鄖陽府的探花李檉為人風趣,極為自來熟,伸手就搭上了顧蘭亭的肩膀。
“多謝李兄謬贊。”顧蘭亭看著肩上的手覺得頗為不自在,但又不好表現得太抗拒。她看了看殿側站著的幾位公公,換了話題。
“李兄,楊兄,我們三人也別在這聊天了,去換衣服去吧,幾位公公還等著呢。”
由公公領著,顧蘭亭三人一起去偏殿換了一身嶄新的紅衣進士袍。巧的是,領著顧蘭亭的那位公公便是殿試那天見過的公公。
“巧了,狀元郎,我們又遇到了。”
“又要勞煩公公了,不知公公叫什麼名字?”
“奴才小安子。”
衣袍換好,三人並步走向皇帝專用的禦街,遊街誇官便要開始了。所謂誇官,即指士子高中之後,排列鼓樂儀仗遊街,只有殿試前三甲有此殊榮。
行至禦街,禮監們牽來三匹駿馬。人聲鼎沸中顧蘭亭聽得小安子對她喊:“狀元郎,該上馬了!”
顧蘭亭手拉著馬鞍,幾次往上跨,可就是怎麼也上不去。眼看榜眼和探花早已上了馬,旁邊牽馬的小安子急得都開始跺腳了。
叫顧蘭亭久久上不得馬,一側的楊遇安俯身伸手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