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還沒有靠近,連綿不絕的箭雨就向他們飛來。
單手持槍,旋轉撥弄,武藝不凡的公孫瓚讓向他飛來的箭矢全都無功而返。
後面的騎兵卻沒有公孫瓚如此好的武藝,瞬間有十數人中箭。
此時漢軍雖然兵力強盛,士兵們武器裝備卻不如後世唐宋時期的好。
首先,由於當時的冶金技術並不發達。
防禦性極好的鐵盔鐵甲,是將領級別的專利。
至於後是那些防禦性強大的,魚鱗甲,鎖子甲,明光鎧之類,還沒有研發出來。
一般穿的都是一些皮甲,外面再是布質的衣服。
所以,弓箭的殺傷力還是非常可觀的。
瞬間有六人落馬,還能騎在馬上作戰的人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傷害。
“嗚哦!”可是看到自己的將軍勇武不凡,後面跟著的騎兵不但沒有害怕,反而氣勢更加高揚。
公孫瓚的和自己的手下當然也會起色,對付這些遊牧民族,弓馬嫻熟是標配。
兩軍急速衝鋒的情況下,自己這方漢軍雖然有著裝備優勢,射程多出30步到50步的距離。
可是雙方人數差距太大了,如果使用騎射。
當兩邊的箭雨將下的時候,傷亡對比下只會瞬間士氣崩潰。
眼下的情況,唯有破釜沉舟。
事實證明,公孫瓚的選擇是對的。
雙方急速衝鋒的情況下,就是馬上善射的遊牧民族也只來得及發出兩波箭雨。
有的還想發第三波,衝在最前面的公孫瓚已經突入了敵陣。
緊緊控制著胯下的戰馬,公孫瓚手中的雙刃長矛連刺舞動,那迎著他面衝上來的三個鮮卑騎兵。
交錯之間直接被刺下了馬,公孫瓚化作了一個最鋒利的箭頭,直接在對方迎面而來的陣型那裡開出了一個口子。
緊追而來的騎兵,跟在公孫瓚的身後,揮舞著自己的長槍開殺。
衝鋒陣型被破壞,瞬間兩方士氣有了完全不同的變化,戰局更是如此。
這個鮮卑部族的鮮卑首領一看,不由得驚訝於對方那位將領的武勇。
“漢人的實力,果然不可小瞧。”
“如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我真不想帶著兒郎來這邊。”
50多歲的老鮮卑看著自己麾下族人不斷死亡,頓感傷悲。
相比於自己的父親,不足的下一任首領正式30多歲年富力強,野心勃勃的時候。
鮮卑部族想要發展壯大,要麼吞掉其他部族奪得他們的草場。
要麼只能犯邊,掠奪漢人的財富,把女人和小孩帶回草原。
女人可以作為自己部族的生育工具,孩子反抗能力弱,是奴隸的最好人選。
漢人富饒,是遊牧民族的共識。
這次一路上連續掠奪的好幾個村莊,所獲得的財富和人力已經讓鮮卑部族少統領興奮不已了。
看到自己父親有見好就收,想要撤軍的想法。
鮮卑部族少統領大喝一聲,引起了周圍部落貴族和自己父親的注意。
“區區一漢人小將何足懼也。我部族勇士何其多,誰去拿下那位將領的頭顱。”
“賞美姬十人,奴隸50人。”鮮卑部族少統領有些越權的發不了命令。
鮮卑首領本來也會這麼做,只是歲月積累的智慧讓他謹慎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