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女對上侯世子,哪怕你家敗落也是瘦死駱駝,就應該多要聘禮嫁他家,與他家正妻平起平坐, 以後生下孩子爭世子分家產, 讓這調戲的人負一輩子責任。
讓喬家不高興的是欒英太出息了!
養在公主膝前退後一步。
如果養在公主膝前的欒英隨他爹, 濟陽侯會老懷寬慰的告誡兒孫:“看吧,為人要上進, 這就是不上進的下場,子子孫孫難轉回。”同時標榜一下我喬家從不敢懈怠,讀書習武半點兒不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雞窩裡飛出金鳳凰,南陽侯府裡走出文狀元,這讓平時提到欒家就斷言他家要倒的濟陽侯父子都掛不住顏面,喬慶的失落感就更強。
所以欒英打武舉,慶哥不奉陪,不是柏署在百名之外止步,喬慶還在原籍小大人般處理家務,不會早回京一天。
在文舉科場內殫精竭慮別人看不見,武舉擂臺隨意觀看,慘烈一眼得知。
喬慶知道欒英得到武探花有自己能耐,但姓“欒”,讓慶哥直到今天不能服氣。
在房裡坐不住,喬慶往家裡校場上拿兵器撒氣,這天也熱起來,精赤上身的少年汗水淋漓,眼睛裡帶著不忿的彪悍。
自己怎麼就不如英哥呢?
不可能啊。
出自武將世家的喬慶深知道應援有先後,先鋒佔先,但後來者也不差,大戰打到一半,參戰的人大多精力損傷,後來者一馬當先功勞隨手可得,這也不是壞事情。
但正因為喬家是武將世家,打仗是理所應當,佔先是榮耀事情,喬慶咽不下這口被欒英佔先的“冤枉”氣,這氣頂的他坐也難過行也難過,他就繼續在日光下面揮灑汗水,拿操練自己撒氣。
......
舒澤被公文傳到省裡的時候,半點也不奇怪,他舒澤打定主意做清官,就抱著不善終的想法,如果他死在冤獄裡、死在暗殺下、死在權力傾軋之中,他認為自己會是個清官,關於這點他早就和元財姑說明白。
“若我一去不回還,你帶著孩子們還鄉去吧,家裡還有幾畝田,又幸好你這幾年聰明,但有積蓄就送回家裡屯田,新集如今田地貴,你盤下一家小小店鋪倒也不錯,以後可以做衣食所依,不必管我,也不必尋我安葬,人來到這天地間,歸於這天地間,不管在哪個角落裡都一樣。”
元財姑答應下來。
這一次離家去省裡,舒澤和以前一樣,一一交待孩子們:“父親若不回來,你們記得孝敬母親。”
四寶最伶俐:“父親,我和你一同進省裡,尋元家慧姨媽、元家二祖父幫你。”
元連夫妻、元慧夫妻,都在這個省裡。
舒澤還是照舊回答:“不必了,受惠良多,豈能再拿性命相托,父親願意這樣做,你們在家裡靜候著,也是成全父親。”
最後交待五寶:“你已進學,應該送你回新集,但父親時時不在家,需要留你在身邊,若父親不回來,哥哥又不在這裡,你是家裡唯一男人,要好好護送母親和姐姐們返鄉。”
五寶用力點頭,但是望著父親隨省裡公差出門去,大聲道:“父親,我們在這裡等你回來。”
舒澤回身擺手笑:“好好,照顧好母親和姐姐們。”
元財姑目送丈夫上馬走遠,叫回孩子們關緊院門,四寶從來不死心:“母親,我大了的,我可以扮個小子進省裡尋元家祖父姨媽幫忙。”
元財姑道:“你大了的,應該知道你父親的心,京裡三位姨媽至今按月按季按年給你們寄飲食衣物,省裡二祖父和慧姨媽平時照顧很多,你們大哥在新集也月月領取元家給的月錢,節餘下來的大多寄回。你父親不願意再擔人情,四寶,孩子們,咱們聽你父親的。”
把孩子們往身邊再攏一攏,元財姑進行她不止一回的交待:“若你父親在省裡回不來,母親也就自盡在這裡,你們都大了,特別四寶你最聰明,你要護著姐姐們,帶著五寶返鄉去,不必管母親,父親在哪個角落裡,母親也不離開。告訴哥哥,也不必再來尋父母,我和你父親魂靈自會返鄉。”
四寶抿緊嘴唇:“嗯!”
舒縣令的麻煩永遠不少,他的孩子們已經習慣,哪怕這一回的事情其實與舒澤無關。
清官名聲出去,在這南邊權勢縱橫之地,舒澤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看對錯,不看地位,他吃了不少苦,哪怕元連元慧鄭留根到來後對他明裡暗裡的幫忙,最後心疼舒澤的還是本城百姓,近幾年裡,這城裡糾紛少麻煩少,大多事情都能和氣解開,這也是避免給舒縣令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