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秀成親的那年,整個三寶縣城直到碼頭已經收拾過,這一回沒有太多花費,就是把幾株百年老桂移到新集鎮外。
憲王妃和元慧的小夥伴們過年肯定要回京,可是牛大人體貼的又開始移梅花,他的說法是說不好明年貴人們又來到元家,把三寶縣城收拾的更像風水寶地,是他今年、明年和後年的三年規劃。
牛大人是有見識的,所以沒拿桂花盆栽包圍元家,而是錯落的種在集鎮之外,桂花的香幽遠傳來,時聞時而不聞,香味更好。如果鼻端時時是花香,不排除有人不習慣。
甄氏走出房門,撲面的清新空氣裡不時有一縷香,時不時的提了個神,讓她心情不錯的去見元慧。
元慧在正廳上坐著,左邊兩個婆子,右邊兩個丫頭,侍候著慧姐管家。
這不是胡鬧,也不是甄氏趁著只有二房母女在家裡的時候,把管家權強行霸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元秀出嫁後,元老太爺特意吩咐下來,元老太太離世前的話。
老太爺執意讓姑娘們讀書,以後出嫁到婆家甩手掌櫃般的,這也不懂,那也不懂,讓婆家笑話還是小事,如果有三兄四弟另兼五七個叔伯房頭,姑娘們這輩子也別想出頭,婆家有事也不敢尋你做,柴米油鹽半點也不會啊。
而元慧來了尊貴的客人,只有元慧清楚小夥伴們愛吃什麼,愛玩什麼,甄氏和黎氏一概不懂,元二姑娘小元慧現在是正式的當家人。
甄氏剛才回房辦了一件事情,黎氏伴著元慧,聽說慧姐詢問中秋家宴各式菜餚,慧姐作主添上拔絲蘋果、拔絲桔子、拔絲橙子.......還真的有拔絲牛羊肉。
這是完全不考慮還有憲王妃和長輩們的安排,甄氏走進來時,黎氏正笑著勸元慧再添兩道招待憲王妃的菜。
元慧嘻嘻:“我另外讓酒樓送菜,今晚咱們走流水席面,把大家各自愛吃的菜和要品嚐的菜都吃一個遍兒。”
黎氏忙又誇元慧:“到底是在姐姐家裡住過,慧姐知道什麼是流水席面,看我,我就不懂。雖然聽說過,可是用的時候就想不起來。”
十歲的元慧沒有太多謙虛,一般情況下也不帶著謙虛出房門,她的得意赤祼祼寫在小臉上,看得甄氏不由好笑。
甄氏坐下來,黎氏低聲問她:“送走了?”
“送走了。”
元慧也問:“給三嬸兒的節禮前天送去,她不肯回家過中秋,我想今天應該再送些時新的果品菜餚過去,再給親家先生府上搬壇酒水,感謝他招待三嬸這幾個月。”
這段話措詞斯文,心意上週到,甄氏也就得意了,母女的得意都在臉上時,能看到這一剎那間,活脫脫兩個元慧坐在這裡,一個成年,一個小姑娘。
轉瞬,甄氏得意下去,現在是面上生輝,成熟穩重拿出來了,重新是肖似的母女模樣。
雲展是昨天浮生半日閒,和妻子閒談說到郭氏,而在此之前,元秀和甄氏早就通訊說過郭氏。
公公吩咐兒媳回家,兒媳卻擅自回了孃家,這顯然不合適。
雖然家裡沒有公婆在,可是二嫂卻在。哪怕甄氏是弟妹,元家三房裡只有甄氏留守,是想當然的管家人,郭氏應該和甄氏說一聲再回孃家。
甄氏肯定不會阻攔郭氏回孃家,哪怕郭氏一直住著不肯回來,等到元老太爺回家來時,甄氏也實話實說的為郭氏圓場。
郭氏居然不回元家,甚至甄氏收到元老太爺寄來的書信,和元秀詢問三嬸在家心情可好,請二嬸代為勸解的書信,郭氏也沒有一個半語的送來。
元老太爺的書信由普通郵差投送,就是那種揹著一大包子書信上馬,書信的方向是一致的,比如都北,但是往北的方向地址不一,在往北的方向不變裡,東南西北山坳村角都跑到。書信到元家時,元運摘官過去兩個月。
甄氏算了算,郭氏回孃家至少有一個半月,她不是郵差,不需要在回來的路途裡跑遍山坳村角,尋到碼頭上船,花不了幾天。
兩個月裡,遠在京裡的元秀也收到訊息,從而寄來關切的書信,郭氏還是人影不見。
郭氏內心的憤怨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