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信子號時間上午九點整,額外搭載了一個掃描探針發射巢的自由行者級探索船從殖民艦的飛行甲板起飛,航向了新伊甸星系的中央恆星,在其身後伴飛的是沫小白的‘亡靈號’護衛艦。
“為什麼每次一有新船,就都是我來開啊?”灰羽在通訊裡連連抱怨。
“誰叫你的飛行技能點得那麼高呢?我都懷疑你是不是每天晚上覺都不睡光在模擬器上學習開飛船了。”
風信子號艦橋內,紀辰、封刀看海、半度微涼三人齊聚在艦橋前方的巨大熒幕前,上面顯示出來的正是自由行者級探索船和亡靈號’護衛艦船體上的攝像頭傳輸回來的畫面,以及她們二人的艦船情況。
“好了,該認真幹活兒了。”紀辰在確認自由行者級探索船到達了恆星附近後打斷了女生之間的對話。
“灰羽,現在立刻對恆星‘新伊甸i’進行掃描,確認其軌道附近的各項引數,今天我們務必要錨定下恆星哨站,這既是給風信子號找一個臨時停泊點,也是為了建立對星系的初步控制權。”
恆星哨站,顧名思義就是一座類似於崗哨型別的空間建築,在殖民艦的系統中是這樣對其進行描述的:‘為了充分利用恆星系中的資源,而在星系主星較近的軌道附近建立一個集中化的太空設施,可以為過往艦船提供臨時性的停泊點,以減輕飛船維持自身相對靜止狀態時的燃料消耗’。
“準備接受資料,”進入了工作狀態的灰羽一改之前的樣子,“掃描探針準備發射。”
自由行者級探索船的船體正上方的探針發射巢一連發射出六根探針,這些可愛的小傢伙們能夠憑藉自身的動力將恆星附近掃描得一乾二淨。
並可以移動到它發現的任何異常點附近進行細緻的掃描和分析,並最終確認異常點的位置以及性質,無論是探險還是採礦,探針都是任何一艘宇宙飛船必不可少的好幫手。
“就在這裡嗎?”
紀辰看著風信子號系統在結合了探針傳輸回來的資料後,所給出的恆星哨站最佳錨定位置後,挑了挑眉。
這個位置著實有些巧妙,如果將星系內各星球的位置看作是在一個平面,那麼系統建議的位置正好位於恆星‘新伊甸i’的正上方。
也就是說將恆星哨站錨定在那裡的話即使使用光學雷達,俗稱‘倍數更高的望遠鏡’來看,它能夠將整個星系內所有行星看得一清二楚、三百六十度無死角。
“工程組已經完成了恆星哨站模組部件的裝載了。”封刀看海注意到了在螢幕側面的紅點,那是來自工程組的訊息通知。
“灰羽,”紀辰接通了和灰羽直接的通訊,“自由行者還剩下多少掃描探針?”
“還剩下……兩組共12枚,”灰羽很快的彙報了探針的餘量。
“那好,”紀辰快速下達了命令,“亡靈號注意,我需要你現在護送自由行者前往小行星帶,之後你需要迅速返回風信子號並護送工程船前往‘新伊甸i’錨定恆星哨站”
“自由行者,還記得我們上次發現的不明空間站位置嗎?等到你抵達小行星帶後把剩下的探針全部發射進去,記住,設定探針延時,我懷疑上次探針失效就是因為它的能量波動引發了空間站的防禦系統。”
“好的,沒問題。”
“通知工程組,讓他們準備出發吧,”紀辰看向封刀看海,“把風信子號開到新伊甸星附近,萬一九尾陳狐他們出什麼事了,我們能夠快速接應。”
“好。”
“下面我們該討論一下接下來的發展方式了。”
確認該大傢伙的工作都進入了正軌後,紀辰開啟了艦橋中央的圓形指揮台,這座圓形指揮台就是專門設計用來方便艦長隨時召集參謀進行戰術研討,以及全方位展示戰場動態的。
它可以根據感測器以及各種透過資料鏈與本艦形成連線的艦船所蒐集到的資訊,繪製出一副新伊甸星系實時情報圖,誇張一點來說就類似於遊戲中的上帝視角一般。
“首先是我們現在的團隊構成……”
現在整個紀辰團隊共分為4個部分,它們都是九尾陳狐領導的工程組:負責行星開發以及所有與製藥業相關的工作,是人數最多的一部分;其次是採礦隊,由封刀看海暫時負責,主要業務是在小行星帶中進行各種資源的採集。
接下來是沫小白的宇宙艦隊了,現在一共有名成員,其中兩位駕駛著‘先鋒號’和‘渡鴉號’在新伊甸星上空以及小行星帶執行保護任務,剩下的一名隊員正在接受多米尼克斯級採礦駁船的培訓,以期能夠使第三艘也就是最後一艘採礦駁船加入到採礦的行列中去。
剩下的就是高層了,即由紀辰、封刀看海、沫小白、半度微涼、灰羽所組成的決策部分,主要負責日常活動計劃的確定,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研究。
最後再說一下人數最多的工程組都在幹什麼:九尾陳狐帶領著一小半的工程組隊員們在新伊甸星上進行行星開發工作,並利用架設完畢的軌道發射中心將部分資源打包投送到近地軌道上,然後再由兩艘無人機將這些物資包轉移到殖民艦的貨艙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另一小半的工程組隊員則在風信子號的工業生產中心琢磨並嘗試製造一切對現在有所幫助的空間建築,包括並不限於:恆星哨站、可以直接從新伊甸i上‘開採’能量的能量採集空間站,以及集開採、精煉與鑄造為一體的礦物空間站。
剩下的隊員們則在模擬器上學習訓練駕駛各種型號飛船的貨運飛船和工程船,開玩笑來說,他們未來的目標將會是‘宇宙建築施工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