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機甲,可以誒。”,穿上了工程機甲的組員在通訊裡閒聊著。
“行了,調整工程模式,準備出艙作業。”
九尾陳狐打斷了他們的聊天,“趕快把指揮中心弄出去,要不過了一會兒紀辰他們都要回來了。”
“是!”
工程組成員們小心翼翼的調節著工程機甲的兩個重型推進器,這種型別的重型推進器使工程機甲能夠在重力環境下懸浮工作,當然它們主要的用途就是輔助工程機甲在太空微重力情況下對艦船的損傷處進行緊急維修。
至於像現在這樣,在關閉了人工重力的貨艙中人工‘推’著‘貨物’往外運輸……只能說是奇思妙想了。
當然這一想法的成功實現,也離不開風信子號上遍佈各個艙門的諧波護盾發生器。
這種型別的護盾發生器雖然無法有效防止各種各樣的武器攻擊包括有實體的電磁炮以及無實體的鐳射),但其形成的能量護盾能夠有效阻止艦船內部空氣的外溢。
並且諧波護盾發生器的功耗極低,在各方面上,對於需要進行頻繁與外界進行物資交換的飛船來說都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也就是說,當諧波護盾發生器啟用後,你就不用在操心當飛船需要頻繁飛進飛出,而地勤人員又不便於穿著宇航服跑來跑去的情況了。
這一點寫得有點兒不順,大概可以把這個諧波護盾看成科幻片裡小飛機可以自由從宇宙飛船的機庫裡飛進飛出時,穿過的那一層能量網。)
“呼!好了,”九陳尾狐在確定了行星指揮中心完全離開風信子號貨艙,並在智慧系統的控制下啟動推進器保持與殖民艦的相對靜止後,這才送了一口氣。
“呼叫一下艦橋裡的封刀看海,問問他一會兒是哪艘護衛艦保護採礦駁船回來,是先鋒號還是渡鴉號,”
看著組員們都安全飛進貨艙後,九尾陳狐這才放心的飄了回去,“讓他幫我們聯絡一下,麻煩等下的護衛艦駕駛員飛慢點,順路替我們的指揮中心也護一下航。”
馬克思曾經說過,“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豪不畏懼。”
早在九尾陳狐組建工程組時,就發現了行星殖民開發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行當,而當他深入瞭解後更是發現,行星殖民開發所帶來的利潤何止是一本萬利,用空手套白狼來形容也不為過
從超導體到矽酸鹽玻璃,從合成紡織品到異星特產,行星的產物可謂是品種多樣。
就以剛完工的指揮中心來說,只要條件合適,它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夠建立一個完整的從礦石採集、精煉再到合金生產鑄造的完整生產線,並可以源源不斷地將各種資源轉化成各種形式的消費品供應市場。
“多謝了,兄弟!”
“沒事。”
在護衛艦‘渡鴉號’的護送下,行星開發指揮中心來到了‘新伊甸’的大氣層上空。
“接下來就是……放哪裡好呢?”九尾陳狐以及工程組的其餘人聚集在了艦橋附近的一間小會議室內。
由於殖民艦的規模比較龐大,而現有艦員人數較少,所以早在穿越後的第一個晚上,紀辰就在徵得眾人的同意下封閉了風信子號上的大部分艙段以及通道,只保留下了主要通往各個功能艙室的道路,並規定了大家日常集會等活動地底主要在艦橋附近。
“我們放這裡怎麼樣?”,一位組員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科考小隊降落的位置嗎?可是那裡最近的水源地帶是一條溪流,水資源供應嚴重不足。”不待九尾陳狐表態,另一個人立馬反駁道。
“那你倒是說說放哪裡比較好啊!”
“我說放哪比較好就行了?”
“那你倒是給個準話啊!”
“你是不是瞅我不順眼啊?在這裡找茬兒。”
……
“好了都不要吵了。”
眼瞅著剛才還親密無間的幾個人就要爆發一場‘激烈的爭論’,九尾陳狐連忙打斷了他們逐漸陷入死迴圈的爭吵。
在制止了無所謂的爭吵後,他在參考了智慧科研艦傳回來的礦產資源地圖,以及收集到的氣象雲圖資料和一個重要的資料後,一錘定音道,“就在這裡吧!”
“行吧。”
正在爭吵的幾人互相看了看後停了下來,這並非是因為九尾陳狐所選的地方有多麼的無懈可擊。
而是因為他們都忘記了一個事實:殖民艦的智慧系統會在參考各項資料後,給出最系統、合理的殖民方案。
即:現在的這個行星開發指揮中心的降落地點,是由系統進行了無數次運算後所給出的一個最優解,一個對未來殖民地發展利益最大化的地點。
用於接受訊號的雷達關閉,位於裝甲外層的太陽能電池帆板收攏,飄蕩在‘新伊甸’上空的行星開發指揮中心已經做好了降落的準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降落到程式執行後,它會在半個小時之內降落到指定地點並完成指揮中心的主體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