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師站在樓閣,仰頭看著白日昭昭,嘆息一聲:“不容易啊。”
張蓉有些奇怪道:“原以為顧丞相跟逍遙王不清不楚,女帝心裡會有些介意,但是她一回來,女帝對她格外偏重。連這種皇室私密,都放任流傳。”
張太師也覺得奇怪:“卻有奇怪之處。”
若非知道顧玉和君澤有些關係,張太師甚至都想猜顧玉是女帝的入幕之賓了。
不過張太師道:“你也不必憂心,左右她回來,是在前朝當丞相,你在女帝身邊當差,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自不用我教。她既然向女帝舉薦過你,你要你不逾規,她就不會為難你。”
張蓉的心思更細膩些,她總覺得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情,是被她忽略了的,但有意思沒有頭緒。
隨著顧家軍的骨骸入葬,有關落日關萬人坑的流言,比眾人想象中傳播的還要快。
有人說,這些屍骨從落日關挖出來時,是跟西戎人埋在一處的。
有人說,當年紹無極帶領朝廷軍,行至擁雪關,便停滯不前。
有人說,紹無極率領援軍前往,擊退西戎,是踩著顧家軍的屍身,撿了功績。
還有人說,紹無極挖的第一個萬人坑,便是為了將凍死、餓死的顧家軍毀屍滅跡。
...
或真或假的說法太多,令人心驚膽戰。
然而這些流言蜚語,沒有一個人敢問到顧玉跟前,顧玉也從未承認過,那就做不了真。
茶館裡的說書人再次提到顧家軍在落日關的英勇一役時,蕩氣迴腸的同時,卻是在結尾含糊其辭,面露悲痛。
居子石端著茶盞,裡面的碧瑩瑩的茶水晃盪著波紋。
居子石是愛茶之人,一杯好茶總要品上幾品,此時卻牛嚼牡丹,一口吞下,任由苦澀的茶水劃過舌身,品不出一點兒甘甜。
一向笑呵呵的連老怪臉上沒有一絲笑容,聽著說書人的話,心情壓抑。
一個茶客問道:“說書的,你把結局說清楚啊,顧家軍守下落日關後,都去了哪裡?”
說書人驚堂木一響,眼睛一瞪,令滿堂茶客不由緊張起來。
可下一瞬,說書人卻是笑了起來:“自然是天下太平,解甲歸田。”
這樣引得一些茶客不滿,紛紛要求他把話說個明白。
涉及皇傢俬密,說書人哪裡敢真的說清楚,便討饒道:“諸位客官,還有什麼結局比這結局更好的呢?”
居子石放下茶杯,失魂落魄離開茶館。
茶館外行人如織,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居子石仰頭看天,白日昭昭,刺得人眼睛發疼。
他一直知道人間大道,不是非黑即白,但是他仍然堅守在純白領域。
破公案,明冤情,嘔心瀝血,兢兢業業。
平生唯二沾上髒汙,一是為了朝堂百官構陷紹無極,二是為顧玉這個後生隱瞞弒君真相。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