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一抬肩膀,將君澤的大氅頂了下去,道:“我覺得我還是走回去比較好。”
君澤趕緊拉著顧玉的胳膊,道:“不鬧你了,坐下。”
顧玉不坐,掙扎著要出去。
君澤身邊她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本就所剩不多的面子,碎成渣渣了。
君澤道:“有關常中縣的均田制,你不聽嗎?”
顧玉當即木著臉坐了回去。
君澤發現自己拿捏住了顧玉的命脈,一提到正事,顧玉就認真得不得了。
君澤清清嗓子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們實行均田制,以人口丈量土地。可是對於世家來說,依然可以透過買賣人口,以家裡的僕役為人丁,分得大量田地。”
顧玉聽到正事,萬千思緒閃過,嚴肅道:“不僅如此。”
君澤疑惑地看著顧玉道:“什麼不僅如此?”
顧玉道:“均田制以人口分配土地,人死後土地會重新交給公家。但是在土地的所屬權流轉中必定會造成一定的流失。”
君澤努力理解著她的話,試著道:“你是說,如果一些老人瀕臨死亡,只要在他死前將自己的土地轉讓出去,那麼他雖然死了,但土地不在他名下,就無法歸於公家,再行均田。”
顧玉點點頭,道:“長此以往,個人私有的土地會逐漸擴大,公家能分配出去的土地會越來越少。”
君澤眯起眼,道:“你既然明白這些道理,為何從一開始,不制定一個更為詳盡的策略呢?”
顧玉微微一笑,道:“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均田制的確不是一個很完備的政策,顧玉從現代的歷史書中所學到的種種土地政策,都比均田制要好得多。
例如青苗法、方田均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法等等。
顧玉不是不能綜合各法所長,規避各法所短,將均田制的種種細節敲定得完美無缺。
但那樣的土地法太超脫這個時代了,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的,尤其是農耕社會的歷史會更加緩慢。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世家巨族統治大禹朝久矣,自有他們的屹立不倒的道理,大廈一霎傾塌的前提是先有螻蟻腐蝕,憑蠻力強推是推不倒的。
面對漏洞百出的均田制,世家的反應就如此強烈。
若是顧玉將那些更利於百姓們的土地法呈交出來,世家要對付的,就不是她一個人了。
而是萬千看到希望的百姓。
從她身上就能看出,世家會用何等殘酷的手段去阻止這些超前的法令實施。
若是世家把矛頭對準百姓,會導致國基不穩。
過猶不及。
所以顧玉寧可欠缺點兒,哪怕知道均田制的種種弊端,亦不會去主動完善。
讓百姓有利可圖的同時,也給世家留了些可以鑽的漏洞,彼此都有餘地。
只等以後問題出現,再去慢慢解決。
顧玉道:“就像你所說,如今的大禹朝都是世家在撐著,我只能在世家可以接受的底線內,為百姓爭取一些權益。想要徹底打破世家巨族對土地壟斷,不是僅靠均田制就能實現的。而均田制,無疑是目前最適合百姓的方法...”
君澤看著顧玉認真與他說話的面容,對顧玉的欣賞更上一層。
下棋講究走一步看三步,可顧玉這哪裡走的是三步,而是十步。
她將幾十年後的發展趨勢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