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的一番洶湧之後,聖上將顧玉喚到勤政殿。
離得近了,聖上也就看到了顧玉額頭上的疤,道:“均田制推行得很是順利,你辛苦了。”
顧玉道:“為聖上做事,豈能說辛苦。”
聖上道:“可現在才兩個縣,事情就鬧得這樣大,若是推行到全國,還不知要有場怎樣的風波。”
五個文翰學士出來後,文翰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可人的貪心是不夠的,一旦聖上嚐到了文翰司的甜頭,就會覺得世家官員的礙眼。
顧玉知道聖上的顧慮,並不接他的話,道:“如若雲盧縣和常中縣的均田制辦得好,其餘各地有了效仿的範例,不一定推行不下去。”
聖上嘆息道:“全國的世家巨族何其多,雲盧縣和常中縣只是開始,就算勉強推行下去了,也會有無數事端發生。”
顧玉故作苦惱道:“這的確是個難題。”
聖上不滿顧玉的推諉,道:“你給朕出個主意。”
顧玉皺著眉頭道:“聖上之憂亦是臣之憂,只是一時半會兒,沒有太好主意,容臣回去好好想想。”
聖上心底有些氣惱,莫不是顧玉經此一遭,也怕了那些世家不成?
他都暗示了這麼多了,可顧玉來回推脫,愣是提不出一個好主意。
一個文翰學士將今日處理的奏摺遞了上來。
顧玉趁機道:“明年全國推行均田制,你可有什麼好主意?”
那個文翰學士一臉迷茫,道:“雲盧縣和常中縣的均田制還未徹底,效果如何還未可知,不如明年看看情況,再去與戶部商定如何往全國推行?”
聖上皺起眉頭。
他愁的哪兒是均田制,他愁的是世家!
聖上道:“無論均田制的效果如何,戶部定然不會配合往全國推廣。”
顧玉看氣氛差不多了,這才道:“可惜戶部不懂聖上愛民如子的用心。”
誰懂聖上的心?
顧玉懂。
文翰學士懂。
可是有用嗎?
顧玉就是再有能耐,也只是一個人。
文翰學士的主意再多,也只能侍奉聖上筆墨。
而那些真正掌握著權柄之人,卻無法懂聖上的心思。
困境就擺在眼前,聖上轉動著手裡的十八子,苦思冥想一會兒後,睜開眼睛,緩緩道:“朕手裡可用之人還是太少。”
不是可用之人太少。
而是可用之人,身份都太低。
顧玉雖是一品鎮國公,可是聖上有紹無極在,不願給顧玉太多兵馬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