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學士七十個人,只有獻計的能力,卻無行政的權利。
想明白這一點,聖上道:“伺候筆墨罷了,哪兒用得到七十個文翰學士,他們該去更該去的地方為朕做事。”
顧玉一聽,就知道聖上動了啟用文翰學士的想法,
她面上憂心忡忡道:“文翰學士都是寒門出身,見識比不得朝中官吏。”
聖上剛要皺眉。
顧玉連忙又道:“恕臣斗膽,七十個文翰學士都是聖上親自調教出來的,他們跟在聖上身邊這麼久,多少學到了聖上行事的一點兒皮毛,若僅僅調遣去當一方縣令,又有些屈才。”
聖上道:“顧愛卿所想,正是朕所想。不僅是文翰學士,一些寒門出身的官員,都不該屈居末流。大禹朝任人唯賢,不該只靠家世高低。”
顧玉道:“可是今年的官員考績時間已過,除非有職位空缺下來,否則文翰學士們無根無基,不好補上去。”
聖上隨手翻看著手裡的奏摺,眼睛掃到了吏部尚書張大人的上奏。
他拿起那個奏摺,沒有翻看裡面的內容,只是摩挲著吏部尚書的名字,道:“吏部...管文官任免、考績。”
而後聖上對顧玉道:“你吏部的職位還沒撤,在吏部待得如何?”
顧玉苦笑一聲,道:“臣身為文翰司的掌事,幾乎不往吏部去了。再加上發生了這麼多事,臣在吏部幾乎成了一個透明人。”
聖上自然知道顧玉處境。
現在的顧玉就是一個靶子,她去哪裡,就會被盯到哪裡。
終歸是實權不夠多。
誰要想給顧玉使絆子,可謂輕而易舉。
可是他又記著顧鈞益當年功高震主的樣子,不欲給顧玉過多實權。
左右兩難,讓聖上頓生愁緒。
顧玉猜到聖上現在的糾結。
不過是想讓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吃草。
不過無妨,她現在大病初癒,正是敏感時候,也不想吃聖上的草。
顧玉抬頭,看了眼文翰學士,又看了眼聖上,一臉欲言又止的模樣。
聖上對文翰學士道:“你先下去。”
文翰學士聞言退下。
勤政殿裡只剩下顧玉和聖上二人。
聖上道:“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顧玉道:“朝中世家官員姻親複雜,無法連根拔起,只得徐徐漸進。”
聖上道:“下一場科舉在兩年後,而且很難如今年這般,只取寒門學子,太慢了,朕不想等。”
顧玉道:“民間有句話,叫一個蘿蔔一個坑。想要任用寒門,只有先讓一些世家朝臣退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