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道:“年齡不是問題。若是成婚後才發現不合適,豈不成了一對怨偶。女子的命運,並非一定要走向婚姻。女子的價值也並非相夫教子。”
顧瓊歪著頭問道:“那我的價值是什麼呢?”
顧玉伸手敲了一下顧瓊的額頭,道:“別什麼都依賴我教你,自己動腦袋瓜想。”
不管顧瓊的糾結,顧玉換上官服,便進宮去了。
今日有朝會,也是顧玉養傷後第一次走入朝堂。
在外面等候之時,朝臣們默契地避開顧玉,又不斷把目光投到她身上。
天兒徹底冷了下來,奉天殿前一片蕭索。
顧玉站在蒼茫的天幕下,一陣風吹過,衣衫獵獵作響,顯得她身量單薄,格外形單影隻。
君澤看在眼裡,正要抬步過去。
居子石帶著幾個刑部的官吏走了過去、裘右等幾個御史走了過去,丁孝吉帶著兩個文翰學士走了過去、新上任的大理寺卿彭焦走了過去、幾個曾與老鎮國公一起出徵的武將走了過去,還有幾個寒門出身,好不容易爬上來的京官也走了過去。
互相寒暄中,顧玉身邊熱鬧起來。
君澤微微一笑,沒有打擾這份熱鬧。
丁孝吉在天牢時,被廢了右手,一旦用力就會發抖,不過他沒有自怨自艾,最近在練習用左手寫字。
居子石恰好是個左撇子,兩個一言一語聊了起來。
顧玉看著丁孝吉的右手暗道可惜,丁孝吉的字十分工整,又帶著一股銳氣。
一朝改成左手寫字,自然與原來的字相差甚遠。
丁孝吉似乎看出了顧玉臉上的惋惜,笑著道:“顧小公爺怕是忘了,在貢院時,我因為遭遇著火,驚慌失措,但為了交上令自己滿意的答卷,一撇一捺具是小心,但時間不等人,我急得滿頭大汗,您趁著幫我挑燈的時機,安撫我試卷有人謄抄,不要以為追求工整,誤了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顧玉想起來了,的確有這麼一回事。
丁孝吉道:“文翰司是筆墨之司,又不完全是筆墨之司,胸有乾坤,何懼下筆不穩,我感念小公爺挑燈的恩德,小公爺不必惋惜自責。”
顧玉一笑,道:“你說得對。”
五個文翰學士的家人被捏在世家手裡,後來被聖上派去的人解救出來,給予了一定安撫。
雲盧縣和常中縣的均田制正在逐步進行,現在已經分田地的階段。
等到明年春種秋收,兩縣的結果呈現出來,全國百姓看在眼裡,到時大面積推行均田制就會順風順水起來。
到時百姓不需再為耕不完的地和交不夠的稅苦惱。
等過些年,家家戶戶的日子好起來,農人就會有更多時間去讀書習禮,長此以往,寒門便能逐漸崛起了。
狄羅在世家和紹無極之間搖擺不定,最終被兩方推出去頂罪,狄羅於獄中自盡。
狄羅死後,顧玉藉機將自己的人彭焦安排到大理寺卿的位置上。
彭焦本是大理寺少卿,狄羅停職那段時間,便與顧玉搭上線,現在順理成章升職,自然也跟著顧玉做事。
為了平息百姓的怒火,狄家成為聖上第一個開刀的世家,狄家上下流放千里。
但所有人都知道,狄家是第一個,絕不是最後一個。
聖上又接二連三以各種藉口處置了四五個世家。
一時間朝堂暗潮洶湧。
皇權與世家的鬥爭擺到了明面上。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