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君澤的父親君晉早亡,他母親又是長公主,對他異常寵溺,從小到大幾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君澤養在長公主府裡,不在君家長大,是君家這一輩聽訓最少的孩子。
甚至有一次當著族長的面質疑,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修身是第一目的,平天下是最終目的,為何要犧牲自己的第一目的去奉獻別人最終目的?”
年幼的君澤從皇宮、從長公主那裡知道,天下是景家的天下,而他有一半景家血脈。
可是卻忽略了自己姓君,而不是姓景。
從一出生就註定了,他只能是犧牲自己,奉獻景家天下的君家人。
君家族人聽到他說這大不敬的話,狠狠處罰了他。
可是一轉眼,他投入長公主懷抱,又把君家家訓拋到一邊。
君家人戰戰兢兢看著君澤成長,所幸他熄了心思,沒再說出什麼驚世駭俗之言,還頗得聖上寵信。
可是君顯知道,君澤哪兒是熄了心思,分明是把那話藏在了心裡,還自己給自己做出了答案。
那答案究竟是什麼,沒人知道。
但一定不是君家家訓的精忠報國。
君澤此次帶七千人出去,哪兒是為通寧縣留一線生機,分明是為守護通寧縣的顧玉留一線生機。
想到這裡君顯的眼神開始變冷。
他自己離經叛道,對斷袖分桃之好沒多大牴觸,但不會希望自己兄長的獨子好這個。
長公主說過,君澤有顆七竅玲瓏心,偏偏於情之一字上不開竅。
現在開了半邊竅,卻逢上這生死關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還有這個顧玉,只知道生氣,卻連君澤冒死出城的原因都弄不清楚。
君顯替自己的侄兒感覺不值。
他冷冷開口道:“顧玉,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他既然選擇出城,你就應該為他準備好退路。”
說完,君顯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顧玉看著兵營裡剩下的兵馬,轉身去了縣衙。
...
蘇縣令跟顧玉對峙著,兩人的臉色都不算好。
蘇縣令道:“顧欽差,這樣做,不磊落。”
顧玉看著蘇縣令,寸步不讓,道:“蘇縣令,你是要磊落還是要命?”
蘇縣令自幼熟讀聖賢書,是從四書五經裡走出來的文人士大夫。
萬萬沒想到,看起來光風霽月的顧玉會提出這種方法。
他不想讓步,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恕難從命。”
顧玉看著蘇縣令的眼神異常冰冷,道:“這件事,蘇縣令是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蘇縣令驚得站了起來,道:“顧欽差,你想幹什麼!”
顧玉道:“你可以固守你的仁義禮智信,可你心愛的月娘呢?她願意嗎?別忘了,你是堅定不移的擁皇派,城破之日,安親王可能會放過成中百姓,可是他會放過你嗎?會放過你的家人嗎?”
蘇縣令臉色大變,他真是瞎了眼,從前居然會覺得顧玉是個君子。
現在未達目的,竟然拿月娘來威脅他。
蘇縣令緩緩坐了下來,道;“安親王在江南口碑良好,你這麼做,百姓也不會信的。”
顧玉道:“只要有一丁點懷疑,就夠了。”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