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錦城畢竟是宮裡人,需得小心謹慎,把他送出來後,只見過他幾次面。
最後一次見他,是在他十五歲,喉結已經長出來,教坊司再也藏不住他時。
花錦城給了他兩條路,讓他自己選。
一條是讓他徹底忘記身份,忘記過去,去做一個普通人。
另一條,則是替他的父親,先太子報仇。
安親王問道:“你是怎麼來的江南?怎麼到這極樂樓裡來的?”
景雙看了眼旁邊梳妝檯上的鏡子,倒映著他姣好的面容。
說到底,宮變時他才六歲,哪兒記得清那麼多深仇大恨。
六歲的記憶中,讓他記憶最深刻的,還是那個髒汙不堪的糞桶,還有教坊司永遠也散不去的香粉味兒。
他選擇了第一條路。
花錦城很失望,對他提出了一個要求。
離開教坊司前,讓他進宮為他的殺父仇人——當今聖上,唱一齣戲。
他臉上濃墨重彩,隨教坊司的姐妹們進了宮。
一步步走在富麗堂皇的宮宇之間,他才發現他都記得。
記得父王抱著他,站在宮裡最高的摘星臺上,說這人間燈火最輝煌的地方是他們的家。
記得母妃帶他在御花園裡賞花,他調皮地摘下一朵牡丹,簪在母妃髮髻上。母妃笑著告訴他,牡丹是天下最尊貴的花,也唯有天下至尊至貴之人才配簪。
記得東宮的兄弟姐妹們在一塊兒讀書玩耍,捉弄迂腐古板的太傅。
記得他的三皇叔,每次來東宮,都會把他抱得高高的,掂掂他吃胖了沒有。
他還記得神女湖旁的假山裡面,刻著一個雙字,那是他跟嬤嬤捉迷藏時,用小石子一筆一劃刻下來的。
往事如煙,你覺得它散去了,可是重回故地,又驚覺那煙始終縈繞在那兒。
那是元宵佳節,家家戶戶團圓之日。
聖上與自己的家人一起飲酒作樂,歌舞昇平。
他戲服單薄,裹著厚麻布的腳在戲臺上每走一步,就痛一步。
冬夜的烈烈寒風中,他旦腔婉轉,唱著《鎖麟囊》的團圓喜慶唱詞。
“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莫在痴嗔休啼笑,教導器兒多勤勞。今日相逢得此報,愧我當初贈木桃。。”
聖上大悅,賜他一匹綢緞,他跪在戲臺上瑟瑟發抖。
“謝聖上賞賜——”
他緊緊抱著被聖上施捨而來的綢緞,一步步走出宮。
風疾雪冷,他站在皇城街頭,整個人都凍僵了。
花錦城冒死出宮,在宮門口不遠處,讓他重新選擇。
“我選第二條路。”
他是這麼回答的。
聖上團圓在今朝。
他永無團圓那日了。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