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宜嘴角露出一絲苦笑,點點頭道:“譬如讀書,一般人若有些許天分,能耐得住寂寞,十年寒窗,縱然中不得進士舉人,也或能中得秀才,得取功名;可若想高中狀元,就需天資聰穎,勤奮刻苦,還得又有幾分機緣才行;若再進一步,領袖一方文壇,非天資超群不可;至於文壇巨擘,名滿天下,流芳百世的大師名士,不但要天縱奇才,還需大機緣、大智慧。”
脫胎之後便是第三重知命境界,只一階名曰定神,修煉起來說難也不難,若是快起來,片刻便能領悟,慢起來終生也難逾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後面超凡、入聖兩重境界,陸宜卻不講了,只說超凡境界可稱為大宗師,入聖境界顧名思義便是武聖,這個境界或可算的上武道之巔峰,兩百多年來,天下能稱的上武聖的僅有區區五人。
俞越聽的如醉如痴,武道境界如同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在山腳仰望巔峰,層巒疊嶂,遙不可及,不知道自己此生能否登上山頂,領略頂峰之風光,只想現在就邁開雙腿,跨出第一步。
“你的龍虎拳練得紮實,皮肉堅實,足以煉骨強筋了……”陸宜沉吟半晌,才說道:“為師今日傳你一套功法,名叫伏龍鞭。”
到底選什麼功法傳授,陸宜頗費些思量,伏龍鞭功法兼具煉骨強筋之功效,可修煉起來很是兇險,若非俞越基礎紮實牢固,又要藉此功法宣洩體內陽氣,否則陸宜斷不敢傳授此功法。
“此功法兼具煉骨強筋,所謂龍指的是脊柱,稱為大龍,人之骨骼大都由脊柱生發而出,大龍練成筋骨自然強勁,四肢脊柱揮動如同鞭子一般。若修煉有成,念之所至,大龍如鞭,力量超越固身階十倍,與強筋階強者也可一戰。”陸宜解釋道。
“此功法為本宗秘典,奧妙無方,越兒用心看。”說著,陸宜將身上長袍一撩,也不見他如何動作,已站在房中。
陸宜身如崖畔勁松臨風而立,左右微擺,背後脊柱如一條遊龍,起伏搖擺不定,突然雙臂緩緩向前,頭從一側腋下伸出,右腿高高抬起,居然勾住左臂,這姿勢奇怪無比,令人匪夷所思,不知怎麼做到的。
俞越忍不住跟著學了起來,頭剛從腋下伸出來,便覺得頭暈目眩,四肢百骸無一處不痠痛入骨,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沖向頭頂,眼前迷迷濛濛一片暗紅,胸口一熱喉頭發甜,噴出一口鮮血。
陸宜發覺情狀有異,立刻停下來,扶起俞越,斥道:“越兒,伏龍鞭功法霸道,你不懂訣竅,不可亂學!”
俞越吐了一口血,卻覺得神清氣爽,並無不適,站起來活動了一下手腳道:“師父,徒兒沒事。”
陸宜方才只是演示,沒想到俞越竟然跟著煉了起來,導致吐血,正暗暗自責,聽俞越如此說,急忙檢視俞越的脈搏,見脈象宏大有力,並無絲毫受傷的跡象,略一沉吟,道:“你方才觸發了心火,故此吐血。”心中卻暗暗慶幸,這功法果然對俞越有用,修煉幾年便可拔除心火。
“心存遊龍意,雙腳自生根,虛領頂勁脊中正,斂氣入骨方大成。”陸宜緩緩唸了幾句口訣:“此乃伏龍鞭功法入門口訣,務必牢記在心。
伏龍鞭功法共有九式,每一式都配合不同口訣。那些姿勢無比怪異,超出常理,看上去絕不可能做得出來。
足足用了一個時辰,俞越才擺對第一個姿勢,擺對只是第一步,必須保持一炷香才行。僅過了片刻,便覺得頭昏眼花,渾身痠痛,每一絲肌肉都控制不住的顫抖起來。
俞越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決不能輕易放棄,緊咬牙關忍住,不過半個時辰便覺得眼前發黑,全身無一處不酸癢難忍,不由得身子一鬆,委頓在地,昏迷不醒。
伏龍鞭堪稱淬煉筋骨功法中最為霸道的一種,修煉起來極為兇險,稍有差池便會近骨斷筋移,若不是俞越根基堅實,又誤用金泥紫茅膏導致陰陽失調,陸宜絕不會冒險傳此功法。
尋常弟子初練時能撐一盞茶工夫就算不錯了,俞越足足堅持了半個時辰,大出陸宜意料。
陸宜將俞越四肢放平,並指如劍,先在他頂門輕輕一點,然後是眉心、人中、胸口……一路點下去直至腳心這才收手。
過了片刻,俞越緩緩醒來,發覺自己躺在地上,急忙一躍而起,動作輕靈迅捷,竟然比從前更勝幾分覺得全身氣力十足,虛空打了兩拳,拳頭撕裂空氣發出輕微的尖嘯聲,修為顯然精進不少。
陸宜暗暗吃驚,俞越第一次練習便有如此進境,遠勝自己當年,莫非此子真是修煉武道的奇才?心中雖然贊嘆,臉上卻沒帶出絲毫來,沉聲道:“伏龍鞭功法霸道,修習時切記不可逞強,方才你已力竭,若無為師在場,身子恐怕大受損傷,務必循序漸進。”雖說俞越進境神速,但武修中天才變廢材的例子數不勝數,陸宜不敢大意,告誡俞越不可貪功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