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吃晚飯時,教師們又聚到了操坪的籃球架下,一邊吃著碗裡的三兩米,一邊七嘴八舌地議論起陳志民的‘傻’來,把個一本萬利的生意讓給他人,如果自己有著這麼好的門路,有這經商的本領,早就丟了這窮教書匠的飯碗。
也有人說,人的理想,志氣不一樣,教師,可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
“報紙上說光輝,實際上少溫暖,全國十二大行業,教師行業人平工資排第九,’老九’還是’老九’,不過現如今花露水多,天天給教師噴灑,不像文革時期那麼臭了。”不知是誰說。
也不盡然,國家正在想辦法提高教師的待遇。今年公辦教師就漲了工資,民辦教師的津貼也提高了一倍。據說再過幾十年,教師職業就會成為國人中最搶手的職業。
”幾十年,誰知道幾十年?人一輩子又有幾十年?那時我們的骨頭只怕打得鼓了。”
”提高民辦教師的津貼,有什麼用?還比不上以前。以前在生産隊記工分,吃生産隊的糧,自己不要操心,如今農藥、化肥得掏錢買,田裡農活得自己抽空幹,學校規定了上、下班時間,沒時間侍弄,田裡莊稼長不好,挨餓的不僅是民辦教師,而且連累了民辦教師一家人。”
”津貼只是國家部分,大隊也得給你們補相同的一半。”一個公辦教師說。
”不要說這一半,說起這一半,生生地會把人氣死。責任制幾年了,你問問,哪個民辦教師得到了大隊的半個子兒。”
有人直接問陳志民,”你有續骨、做生意的本領,為何還死抱著這讓人不起眼的民辦教師職業?”
“我嗎,只覺得過去建立國家,需要有人奉獻,現在建設現代化的國家,同樣需要有人奉獻。過去,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奉獻的是生命和熱血,現在,只要求我們奉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智慧和勞動。至於報酬的多少,並不能衡量我們所從事的事業的意義。一心想著錢,那就別當教師,當了教師,就要具有無私奉獻的師德。所以我想:比起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來,我們沒有什麼私利不可舍棄。我們的腳已經邁進了教師行列,肩上就要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責,多培養出一個人,就為國家建設多出了一分力。只有國家富了、強了,才會有我們個人真正的利益。”陳志民說。
“你們這些人,只想自己過得舒服,而陳志民他卻時時處處想著別人過得舒坦。人生觀的基點不同,遇事的看法,處事的作法,自然就不一樣。我不認為當民辦教師就有什麼不好,走在路上,人人尊敬,看著學生一個個健康成長,心裡就有說不出的高興;空閑了,大家湊在一起,談文論詩,唱一首歌,奏一曲琴,我們的精神生活是多麼的豐富多彩。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對物質和精神的擁有,我更看重後者。”
“小月的話說得很有道理,錢不在多,夠用就行,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開開心心愉悅的日子,比什麼都重要。來學校的這些年,我總覺得生活的天空裡撒了一層蜜,物質生活雖然苦點,但總覺得這樣的日子甜甜蜜蜜,舒心得無法言傳。”林心語附和著。
“你倆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你志民與秋實半個月掙了五、六百,我們領津貼可要領兩、三年。”
“你以為做生意的錢就那麼容易掙?你沒聽說有些人虧得褲襠都沒了。我家秋實去年暑假,跟志民拉板車、賣雞仔、鴨仔、販辣椒花生,晚上睡市場,蚊子不知吸了多少血,一個多月才掙回三十幾元錢。今年多虧志民善結人緣,朋友提攜,我家秋實跟著沾了光。我就常常想:做人要像志民一樣,具有精神嚮往。有了精神嚮往,就有了奮鬥的力量。不能斤斤計較個人的私利,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志民向來善心待人,雖然不是富足,但常常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正是他的善心,才會贏來人家豐厚的讓利。你們想想,是不是這個理?”肖小月向來心裡怎麼想,口裡就怎麼說。
上級來了檔案,省裡撥了指標,面向小學民辦教師招考,進中等師範學校培訓兩年,轉為公辦教師。全地區分了五十個指標。在小學民辦崗位上,工作滿三年的都可報考。
張幹事拿了檔案,思量著陳志民這麼優秀的民辦教師的民轉公的問題。陳志民招聘為民辦教師,沒有趕上第一屆高函招生,雖然四、五年了,第一屆高函還沒畢業,第二屆高函幾年裡都沒有招生的資訊。中學民辦本來就比小學民辦多有一技之長,為何上級不考慮這些人的利益?
陳志民啊,陳志民,只因為你太優秀,我把你安排去了中學,現在小學民辦有了轉正的路子,你的出路在哪裡?
張幹事左思右想,把陳志民抽調去小學,那麼,獅石中學的初三就垮了,秦校長怎能依得?不把他調去小學,陳志民的問題又怎麼解決?
猛然間,張幹事一拍大腿,有了,獅石中學既有中學,又有小學,讓陳志民領小學民辦的津貼,教中學的課程,如果陳志民能夠考上,那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星期天,張幹事決定召開民辦教師會議。他要借這個檔案的東風,鼓舞民辦教師計程車氣,提高民辦教師的敬業精神。
這個會議,確實讓民辦教師看到了轉為公辦教師的曙光,振奮了一些人的精神。而大多數年紀大,學識淺的民辦教師,並沒有感受到一點點實質性的慰藉,一個地區才五十人,沙中淘金,哪還有我們這些老杆子的份。轉為公辦,誰知道福星何年何月降臨?
陳志民辦理了轉為小學民辦教師的手續,報了名。
民辦教師整編後,朱利軍就去了小學,看到陳志民報了考,躊躇不決。”你也去,我不報名了,節省這幾元的報考費。”
“怕什麼,這又不是跟陳志民單打獨對,是在全地區搶指標。也許我們公社搶它五個、十個,也許一個也搶不到。考試,全憑真才實學,過硬本領。”已經報考了的民辦教師勸說著朱利軍。
陳志民雖然報了考,但教著初三班,加上責任田地需要侍弄,常常忙得飯菜都是林心語送到手裡,哪還有時間去複習。林心語又快要臨産,陳志民更忙得不亦樂乎。林心語的媽媽到學校來看林心語,看他倆這麼忙,就回家交代了她爸,清理了換洗的衣服,來到學校照顧林心語,看護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