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學校為了推動孝愛活動的順利開展,請來了泥工,在學校的牆壁上用石灰粉了兩個方塊,刷上黑板漆,就成了黑板,學校又增加了兩塊牆報,交流場地進一步擴充套件。
學校安排陳志民為主編,各班推薦的學生為編委。每週出刊一期學生的心得體會。
陳志民把出刊作為培養學生能力的實習場地,從組稿、選稿、版面設計,插圖,刊頭語,都放手讓學生完成。
陳志民放而不松,每期出刊前召開編委會,提出要求,出刊後進行講評。校刊的版面越來越好,質量越來越高。下課後,校刊前圍滿了學生。稿件被採用的,心裡騰升起空前的愉悅,沒被採用的,握緊拳頭,暗暗下定決心,下次一定爭取。
這次的校刊,除了孝順父母、長輩的歷史故事,還有對學生孝敬父母、關愛老人的優秀事跡的表揚。中間還有幾首學生寫的詩。
一首《小鬧鐘》的詩,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寫的:
小鬧鐘,
真勤奮,
一天到晚忙不停
我和鬧鐘有約定
每天催我早早起
鬧鐘精神啟發了我
天天勤奮愛學習
陳志民用紅粉筆在空格處加了“小詩人,託物詠志,寫得好,加油,今後你一定能成為大詩人!”的評語,給予鼓勵。
另一首是賴春燕在中秋節快要到時寫的《中秋節》
八月十五中秋節
月亮清輝灑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