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務方面,移敵蹇倒是一把好手,目前還略嫌年輕。
十天的行軍和打獵過程中,移敵蹇逐漸褪去高傲,和樸實的胡裡改漢子打成了一片。
移敵蹇剛滿十八歲,此時才覺得,這種只須防獸,無須防人的日子,好像也挺好?天空何其純淨,大地一片蒼茫,空氣都幹淨些,再不覺得壓抑。
與爺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擔心也是無益。上師說得對,盡快成長,讓爺爺安心,這就是對爺爺的最好報答。
魯庫以降的粗魯漢子,對移敵蹇還是略帶敬畏的。至少在名義上,胡裡改人已經被契丹人統治了近兩百年。
移敵蹇出身於大遼頂尖的貴族家庭,蕭兀納又要求嚴苛。移敵蹇的馬上步下功夫,均是傑出。行軍布陣紮營,也有正規軍隊的規範。期間移敵蹇幫助魯庫甚多,阿布卡赫赫衛隊進一步正規化。
阿布卡赫赫衛隊的成分本就複雜,再加上些契丹人,也未見得更多變化。十個契丹侍衛,短時間內就成了阿布卡赫赫衛隊的教練團。
收獲最大的卻是斡離不。斡離不天資過人,凡事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移敵蹇在整軍訓練中的做法,甚至不經意間的表現,有些骨子裡的東西,都能讓斡離不思考良久,與慣常的做法比對考量,尋找更優。
年紀略大一點的斡離不,也成了移敵蹇最好的朋友。雖然移敵蹇已經知道了斡離不是兀術的哥哥,完顏阿骨打的兒子——大家都在阿布卡赫赫帳下,不是嗎?
斡離不投誠之後,於艮並未與之談過話。當然也絕非不信任,否則赴寧江州時也不會點斡離不隨行護衛。有兀術在,斡離不也能夠充分地接觸和了解阿布卡赫赫衛隊,沒有任何限制。
說實在的,阿布卡赫赫衛隊也沒什麼秘密可言。阿布卡赫赫這個核心,也根本無法複制。
於艮覺得,斡離不心情劇烈震蕩之後,需要時間來平複吧。
迄今為止,斡離不仍是於艮最看好的人才,就如一塊璞玉一般,未來軍隊統帥的最佳人選。
不過呢,這需要斡離不冷靜下來以後,鄭重地做出選擇,這可能也是斡離不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
於艮不急,百廢待興,卻是日見其成啊!
李文士就比較著急。因為沃淩不肯教他拼音。
從第二日起,晚餐又成了沃淩的讀書時間。李文士開始時並不以為意,一個小娃娃能講出什麼來?阿布卡赫赫寵著沃淩,大家就哄著她玩唄。
晚飯後嘛,閑著也是閑著。李文士從柴火上摳了根木刺,一邊剔牙,一邊隨喜。
慢慢地就覺得不對了,木刺“噗”的紮在下巴上,李文士很沒風度地“唉喲”了一聲。
這部神書題為《西遊記》?李文士是從第二十三回聽起的,回目是“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講的是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試探唐僧師徒的禪心是否堅固,結果八戒被捆了。
李文士何其淵博。驪山老母那是誰?最早見於《集仙錄》,“驪山老母天姿綽約,風華絕代,嘗作閣道於驪山。秦始皇遊驪山遇之,驚其豔,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懲,乃罷。自此之後化為老嫗,人遂以老母稱之。”
民間傳說,驪山老母正是人文始祖女媧——摶土造人,彩石補天的最高神!
李文士儒道釋兼修,至少是兼讀吧,雖然既不信佛又不通道。
驪山老母乃道家神仙,普濟和文殊是佛家神仙,觀音就兩家串,這裡卻給整到一家子去了?聽上去還真像是那麼回事……
達者為師。李文士迎著沃淩的白眼正襟危坐。
嗯,沃淩被打擾,沖著李文士翻了一個精緻的白眼。
前頭沒聽,後頭就不太好理解。應該是脫胎於《大唐西域記》的志怪話本吧?還真是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李文士想請沃淩從頭來過,沃淩當然是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這已經是第二遍了,隨便來個什麼不相幹的人,我都從頭再來一遍嗎?我不高興!
沒奈何,次日李文士請示了上師答應,借寶書一觀。
“你又不認得!”沃淩很不給面子。
“認得的!學生讀書半生,漢字契丹字都讀得寫得,好著來!”李文士雖然不會和小娃娃一般見識,卻也難免腹誹則個——我看過的書啊,說出來嚇死你個小娃娃!
沃淩雖然不高興,到底是師命難違,特意看了看李文士的雙手還算是白淨,這才很不情願地囑咐了一句,“小心啊,別弄髒了!不愛惜書,就沒書看。”
“一定,一定!”李文士果然小心翼翼地接過了寶書,倒也沒忘了貧個嘴,算是自我解嘲,“哈哈,夏天的時候,我沒事就躺在院子裡,大肚皮朝著太陽,曬書!”
李文士的驕傲卻沒有維持多久——沃淩讀的是漢語,書上印的也是漢字,還是認出來不少的,卻不足與連貫起來……
“這個,這個……”李文士有點臊得慌。
沃淩的白眼更加精緻,冒充博學有意思嗎?肚皮倒是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