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兩百人一路逶迤而上。
地面不是冰就是雪,不敢放馬疾馳。於艮讓人在馬蹄上綁了麻布,可以增加摩擦力。盆奴裡居然沒有釘馬掌的,許是鐵料太貴?真沒天理啊!
湯旺河完全冰封,只能從堤岸看到河流的形狀。怪不得女真人選擇初冬進攻盆奴裡,不封凍的湯旺河,就是個天塹。
松花江也是一樣。河面寬約一公裡,平整如鏡。覆雪之後,與大地無異。盆奴裡在松花江西北側,越裡吉和阿勒楚喀都在松花江南側。
越裡吉又叫五國頭城,位置在後世的哈爾濱所屬依蘭縣。於艮沒到過依蘭,但哈爾濱是熟悉的。即使風平浪靜,松花江也是滾滾濁流,依著女真人或者胡裡改人的發展水平,大軍根本不可能渡河。
就憑這點,越裡吉之搖擺,也是可以理解的。
冰封河面之外,於艮又見到了不少平整的冰面,難道是湖泊?不對,湖泊不可能突出地面的。
沃淩喊了瑪武過來。瑪武倒是明白,但沒給阿布卡赫赫解釋清楚。這廝學會了一些神之語言,很有點顯擺的意思。最終瑪武還是面紅耳赤地換了女真語,沃淩給翻譯過來了,“春天撒下金黃的種子,夏天多澆水,秋天可收獲,打掉金黃的皮,脫出白色的顆粒,可以煮來吃。”
艾瑪!這是稻田?難道越裡吉一帶已經種植水稻了?
也是,後世的五常大米,是國産大米的精品,有“中國香米出五常”之稱,以至於全國各地都有五常大米批發零售。於艮看過一個報道,說五常縣副縣長帶人打假,被造假的人給打廢了。五常應該在依蘭的東南側不太遠吧,同屬哈爾濱市的。隱約記得五常大米宣稱“有兩百餘年的栽培史”,怎麼給搞到近千年前了?
“我家有這樣的稻田,五塊!”瑪武得意地舉起了巴掌,數目字很清楚,於艮聽懂了。
松花江畔這塊稻田,大約半個足球場的面積,差不多四五畝吧。女真人的計量單位就不太清楚,也許就是論塊的。如此說來,瑪武家有二十多畝地?也許這個並不算什麼。
算什麼的是,女真人不是漁獵民族嗎?區別於契丹、室韋等遊牧民族,怎麼變成農耕社會了?於艮發現,原來有好多概念是不正確的。這一趟出行,還真是漲見識了。
可按理說,農耕社會是內斂自足的,不會以攻伐掠奪為道。女真人為什麼有能力急劇擴張?
“你家幾口人,産糧夠吃嗎?”於艮想到了一個可能的解釋。
“有老母親,老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不太夠吃,需要打獵補充。四太子那裡,也會給些賞賜。”瑪武不明白阿布卡赫赫為何有此一問,但這是阿布卡赫赫的關懷,瑪武回答得很詳盡,“對了,還有五個奴婢,奴婢也要吃飯。”
“達春是你的大兒子?”於艮點了點頭繼續提問。瑪武三十出頭的人,還挺能生。
“是的。本來能幫著家裡幹點活了。但我想,跟著阿布卡赫赫,會很有出息。”瑪武吭吭哧哧的,但意思還是表達清楚了。
“達春會有出息的。”於艮笑著擺了擺手,瑪武興沖沖地跑到佇列前頭去了。這是個有點頭腦,又肯埋頭苦幹的漢子。
二十多畝地,養不活十個人,說明産量很低。若以後世七八百近千的單産,能供給四五十人的口糧了。
有學者研究指出,北緯四十二度線,是古代農耕文明的極限。在此之南,農業産出足以孕育偉大的文明。在此之北,則由於日照、霜凍、降雨等原因,糧食産出不足。這條線大體上穿過吉林省境內,比如出燻肉大餅的四平市。
哈爾濱及周邊的依蘭和五常,應該在北緯四十五度左右。於艮吃過一個東北風味的餐館,名字就叫“北緯四十五度”。
此次出行,於艮沒有騎馬,而是坐在一輛豪華的雪橇上,墊了厚厚的熊皮,舒適又穩當。不過準備得還是不夠充分啊,風大的。應該在雪橇上加個棚子,裹以獸皮。分量重點沒關系,多架上幾匹馬就是了,有錢人!
沃淩當然也不肯騎馬了,不但墊了熊皮,還墊了阿布卡赫赫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