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個月後的營業結算,吳霜看著管事交來的帳本笑得合不攏嘴。
正如大嫂所言,城西和城東的兩家店收益最高。
讓人驚訝的是,城東的大排檔一個人的收費不足城西一道菜的價格高,而收益幾乎也能和城西拼肩了。
“這就是薄利多銷的典範。”吳霜主動來向自己說起這個情況時,邱秋笑了。
白新默默聽完這其中的差異也點了點頭,他這段時間看了很多,也知道民間疾苦。
同時也羨慕邱秋感覺她將日子過得多姿多彩。
難怪母後說只要學到她一半就好了。
“大嫂,您真是我的財神爺。”四家店一個月盈利就有一千多兩銀子,都說細水長流效果很可觀。而這樣的收益可不是細水。照這樣下去,一年就是一兩萬。
要不是邱秋指點,吳霜覺得她和王強賣一輩子面條也掙不了這麼多錢。
“賣面條成本小風險小,自然賺得也少。”邱秋笑了笑:“你想一想啊,你做這個成本比面條的要多很多,要是還像賣面條一樣賺那點小錢,根本就沒有做的必要了。風險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
這又是怎麼個演算法。
當下邱秋又給她分析了一番。
“我明白了,難怪您常說錢掙錢好掙,人掙錢好難。”成本高收益也高,當然,承擔的風險也大。
不過,不管哪一點,聽大嫂的一準兒錯不了。
“大嫂,我發現一個情況。”吳霜突然間說道。
發現新大陸嗎?
“大嫂,我覺得您就像財神爺一樣,只要和您親近的人都能跟著發財。”那些個傷兵殘將什麼的就不說了。像自己和吳雨、明夫人還有長雲公主,一經她提點鋪子生意乃至生活都過得紅紅火火的。
“那也是你們有財運罷了。”真要這樣說,邱秋就會驕傲了。
那感覺就像說自己是自帶磁性對金銀銅鐵都有吸附性。
邱秋心裡有底,只是佔了先機加上膽子大罷了。
吳霜的生意做了起來,京城很多人家都知道她後面的靠山是誰,自然也眼紅有邱秋這樣的軍師。
“我還以為你有分子在裡面。”明夫人笑道:“四家店同時開張,這在京城也算是大手筆了”
“實際上也沒有什麼啊,想當年,我的正通錢莊是大宇上下一百零八家店同時開呢。”邱秋說完心裡就是一陣失落,自己的孩子養大了改了姓,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如今的正通錢莊運轉好像也正常,但是聽慧星講生意還是比以前要差了一些了。
這也正常,因為邱秋還想著給新增一些現代的金融功能進去,創新是活力的源泉。
可是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