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安保負責初審,再交由任搭榮定罪,期間由天庭事務所與其背後的人或勢力扯皮即可。
突如其來的事件,打斷了會議的程序。
見眾人還沒緩過神來,林鋒對著霍健寧說道:"霍總先做個自我介紹吧!方便日後開展工作。”
"好的!”
霍健寧起身介紹道:"大家好,我是霍健寧!現任天庭控股董事,在澳洲新英倫大學攻讀財政管理學位..."
短短几句話,暴露的資訊量卻非常大,名字中間既然是個"健”字而非"震”字,那就與豪門霍家沒有直接關聯。仟千仦哾
然而!!
這位竟然能在入學時期便入職天庭,即便目前沒有任何實權,將來必定會得到動用。
畢竟,在場的各位大多都是高層管理,集團董事一職的領導卻是寥寥無幾,但總公司天庭控股的董事目前僅有霍健寧一人擔任。
事實上,這次會議霍健寧根本沒必要參加,是林鋒想要給予他更多的壓力,迫使其儘快成長早些為天庭建功立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霍健寧還是很適應這樣的工作狀態,世上當真有人天生就能適應高強度的生活和學習及工作壓力。
會議繼續!!
同樣年輕的東方戊得到肯示,起身彙報道:"清明科技集團上半年,共計營收94.33億巷幣!"
簡單,明瞭,著實嚇了所有人一跳,不少人還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94.33億巷幣是什麼概念?意味著清明科技在過去的五個月150天,每天平均營收6000萬巷幣以上,每個小時250萬巷幣,每分鐘4萬巷幣,每秒鐘700元巷幣,賺錢當真堪比印鈔機吐錢的速度。
殊不知,印鈔哪有轉賬快?
一張張鈔票去數還浪費時間,還要擔心會不會收到假鈔,銀行賬戶的數字顯示多一目瞭然?
當然,更恐怖的是清明科技的流水。
清明科技的電子產品所用77年的晶片,既每塊整合電子元器件數量達到13萬個即可,根本用不著當今最先進的52萬個電子元器件晶片。
而晶片價格則是越先進越貴,落後兩至三個層級的晶片,價格並沒有誇張到離譜。
況且...
這個時代的工業製造當真是優良到令人髮指。
島國最前沿的晶片技術,晶圓製造能夠達到96的合格率不談,居然還能達到25年的使用壽命,美利堅生產的晶片粗曠許多,為了與島國競爭半導體領域,卻也能達到89的合格率,以及17年的使用壽命。
所以,清明科技並沒有購買最前沿的晶片,而是選擇美利堅相對更為便宜的晶片投產。
畢竟在這個保質保量的國際環境下,林鋒無法想象一臺破遊戲機,居然要玩17至25年之久。
這個時代沒人比林鋒更瞭解,電子行業更新換代的速度究竟能有多快,這也是這個時代的人思想的侷限性。
70年頂尖科研團隊指出,積體電路的極限是1微米,這種情況下產品當然要保質保量,因為產業已經達到極限需要用很久很久。
然而,剛剛到來的80年頂尖科研團隊又指出,積體電路的極限應該是0.1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