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做的事,就快做完,接下來只等待時間發酵即可,至於回去...
林鋒目光凜然道:"這次我不是回香江,而是回濠鏡澳,香江同樣需要時間去沉澱,現在回去沒有任何意義。”
破局之道不在天庭,也不在於港府。
港府雖然將天庭徹底邊緣化,但卻非常依賴天庭拉動經濟,包括天庭所能解決的人口就業問題。
天庭也拿港府無可奈何,畢竟法律都是他們制定的,香江也是由港府在管轄還沒有能力接過來。
既然如此回香江干嘛?學霍鷹東那般頤養天年嗎?林鋒還處於奮鬥的階段,沒做好退休的打算。
破局之道在於北方,更是在於英倫。
只有兩者明確了最終態度,達成共識才是天庭發力的時機,在此之前只需等待即可。
此次前來島國,也是這個態度,對於島國的風情文化想要了解的已經瞭解,財閥之間的利益和矛盾也已經瞭然於胸。
以傳媒開啟局面的希望破滅,索尼擁有三井財團庇護,林鋒則沒有喬治“凱南的本事,也承受不了強行撕裂索尼所要付出的代價。
但是!!
林鋒並未放棄最初的選擇,傳媒明槍易躲暗箭卻是難防,工業強橫金融卻是薄弱,兩條暗流已然開始緩慢朝著目標靠近,所需也不過是繼續等待就好。
畢竟,一個強國的經濟與精神,想要將其頃刻擊潰本就非常不現實。
若是如此被輕易擊潰,也輪不到林鋒來佈局這場戰役,這個國家和民族早就泯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濠鏡澳!!林生..."
曾生滿心歡喜的前來,不料卻是不如人意,得到的兩個訊息都是壞的。
天庭,無法在香江發展了。
能夠守住現有的產業和影響力,並藉助手中的力量反制已然實屬不易。
港府不僅不會批地給天庭,也會監督其進入股市,連收購其它公司發展都成了難事。
除非,其他人願意將股權轉讓,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卻是被港府一併打壓。
天庭強勢尚有反抗甚至與之一較高低的底氣,霍鷹東即便難受異常日子倒也過得下去,其他人卻是沒這個本事在香江討生活。
如此一來,曾生不禁有些自責。
若非是北方急於讓天庭表態,林鋒也不至於急於北上,也就不會受到英倫和港府的制裁,從而在大躍進的現在停滯腳步。
"沒什麼大不了的!"
林鋒打趣道:"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天庭剛好也需要時間沉澱下來,我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企業管理模式的問題。”
整個遠東地區和東南亞嗷嗷待哺,以天庭的資金量入駐哪個國家,都得是國王或總帥親自來迎接,哪有不歡迎的道理?
只是,林鋒用不著捨近求遠。
樹挪死,人挪活。
既然目前香江算不上是根基,轉移到隔壁的濠鏡澳也可以,一水之隔算不上遠卻也影響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