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驚訝道,“還有這種怪事?”
長孫無忌點點頭,隨後陪罪道:“陛下,臣有罪,請陛下治罪。”
難道這事與無忌有關?李世民怒道:“到底怎麼回事?”
“鄭府尹早已上奏陳述過此事,是微臣暗中將此事按了下來。當時皇后娘娘病重,臣不想陛下在因此事而心煩,遂才攔下此事。”
聞言,李世民臉色漸緩,微抬下巴,看著長孫無忌。心知無忌這樣做也是為自己好,便也沒有責怪他的意思。
“朕知道了,如今不是追問過錯之時。”李世民道,“朕就問,此事諸位公卿覺得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被李世民這麼一問,宿國公府內的眾臣瞠目結舌。
此事是真不好處理啊,若是輕饒或放任不管犯錯之人,就會給那些沒有犯事的災民傳遞一個錯誤的訊號,也將會引得更多人犯類似的事,本想寬恕他們卻惹得社會動盪,如此一來就得不償失了。可若是罰了重了,又會引起災民暴動,讓剛剛太平的大唐再次重燃戰火、造成生靈塗炭的場面。
無論哪一種都不是他們所願看到的,頓時,眾人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李世民。皆是你看我、我看你,不敢話言。
李世民看著鉗口不言的眾人,也是哀之嘆息、無可奈何。這事確實難辦啊,也難為各位公卿了,遂把希望寄託在陳懿軒身上了,隨後將目光投向了他。
眾人尋著李世民的雙眸,也定格在了陳懿軒的身上。看來陛下是又一次把希望寄託在了眼前的這個少年身上了啊!
陳懿軒掃視了一圈,才定格在自己身上。心知:陛下這是又要讓我想辦法。陛下,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啊!您這樣讓一個孩子勞心勞力真的好嗎?靈機一動,遂有了解救武媚全家的契機。
李世民畢竟一國之君,該有的從容穩持還是有的,
只見他不急不慢的說道:“懿軒啊,如今這種局面,你可有良策?”說實話,他自己都沒底,每次遇到問題就把希望寄託在一個少年身上,這種感覺真的不好,感覺自己被人拿捏住了一般。
陳懿軒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詭異的笑道:“陛下,若是小子說了,您能不能放過武士彠全家。”
聞言,李世民怒目相視,你小子還敢跟朕講條件,看來再不整治你一番,你小子還不翻天咯。雖然心知殺不了武士彠全家,太上皇也不會允許自己如此做,自己也不會如此做,畢竟做了會寒了一眾大臣的心。可你小子卻以此為相要挾來逼迫自己,這是他萬萬不能忍受的。
可是如今還需要他來出謀劃策,隨後只能被迫同意,無奈道:“好,只要你說出來的計策讓朕滿意了,朕可以放了武士彠全家。”
“包括武媚。”陳懿軒再次強調道。
“包括武媚。”李世民怒聲道。
廳內的大臣面面相覷、瞠目結舌,陛下這是怎麼了,武士彠到底是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陛下怎麼還要殺他全家。眾人不明所以,似乎想要等李世民和陳懿軒二人一個合理的解釋,可是他們卻並沒有能夠如願的等來一個說法。
得了李世民的肯定,陳懿軒才故作深沉,思慮了片刻道:“陛下,不如把這些五百災民都弄去宣紙作坊吧!讓他們參與宣紙作坊建造,”
“讓他們幹活?你小子的想法是好的,可問題的關鍵是如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糧食來養活他們。”李世民當即搖搖頭道,“看來你是不想要武士彠全家活命了。”
“陛下,小子從來不會拿人命來開玩笑,您放心,會有人送糧食來的?”陳懿軒鎮定自若道。
李世民困惑,隨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麼。
“你是說......”
陳懿軒面帶笑意,打了一個響指。
“沒錯,就是陛下想的那樣,我們可以讓世家來出這個糧。”
長孫無忌也很是好奇,真不知道這個少年為何會想出讓世家來出糧,世家的糧有那麼容易吐出來嗎?就算你想招他們入商宣紙作坊,怕是他們也只願出錢,不願出這個糧吧!而且以陛下的性子,能讓世家入股宣紙作坊嗎?
對此他表示十分不贊同,也很是擔憂。遂順著李世民的心意,道:“陛下,只怕世家不願出這個糧食吧!”
李世民來回踱步,摩拳擦掌。
“是啊,只怕世家不會輕易出糧啊,還是先聽聽懿軒怎麼說吧!”
陳懿軒道:“陛下,小子問您這宣紙作坊能夠讓出幾成給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