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若想在美國市場大有所為,上市是必須的,我們要將一部分股權送往美國的各大投行、基金的手裡,這個國家是商人的國家,不讓他們賺錢比什麼都痛苦,說不定會有各種法案惡心我們。”
陳子邇笑了笑,
這他麼倒是真的。
不過這個尿性也挺好的,用錢解決讓他很舒服,總比扯上政治好。
肖安林忽然覺得有些奇怪。
“陳總,納斯達克上市,難道不是每一個創業者的夢想,你對此……”他轉換著手勢,“對此就沒有慾望?”
“沒有是假的。”陳子邇承認,眨了眨眼睛,“但其實說起來,我自己的經歷讓我比一般人更加看淡這件事。”
肖安林無奈搖頭笑笑,“可我們也要考慮其他人,畢竟從法德爾他們的角度來講,創業融資做出産品大賣,這之後的步驟就是上市。”
他說的對,這是創業的套路。
“開一次股東會吧。”陳子邇想了想,“先要把股權關系理順。”
蘋果的挑戰近在眼前,六月份是他們之前預告的産品發布日期。兩個月的時間,有點兒緊,不過應該來得及。
還有,隨著肖安林開始將這家公司帶向正規化,隨著spod的市場反響不錯,陳子邇知道,自己再投錢把他當作純粹的陳子邇個人的企業,其實已經不大合適了。
這家公司也不應該更不能只靠他一個人。
肖安林聽完點點頭,這也算是給股東一個積極資訊——畢竟上市前,股權關系總得清晰明瞭吧?
說起盛世投資,陳子邇在想他得和谷歌的兩位創世人談談追加投資的事,他擁有6.8的谷歌股份,不少了,趕上阿貍藤迅的創始人所持的股份,不過嘛,當時的協議裡,他是有優先認購權的,不要白不要。
“陳總,”肖安林喊。
“嗯?”
“您在想什麼?”
陳子邇擺擺手,“沒什麼,你剛剛說什麼?”
“我在說k街。”
“遊說集團?”
肖安林翹著二郎腿說:“又叫美國的第四權力中心,我有注意到spod的版權問題,若我們想在美國生根,一手要引進這裡的資本,讓他上我們的車,一手也要關注一下說客這個團體。”
“聽說過美國的說客政治,”陳子邇講:“國會可以聽到各方面的聲音,議員們也可以透過說客瞭解到“民意”,透過組織名目繁多的籌款活動,說客們把“財神爺”和手握權力的“尋租者”請到同一個臺面上,互通有無,各得其所,是個很意思的政治現象。”
這個錢是省不了的。
陳子邇翻手錶看了看,“我們一起去一趟東海岸,你對西方企業的瞭解比我多,路上我們談談。”
兩個股東都在華爾街,淺予也在東海岸。
肖安林點頭,他認真的講:“這一趟可不是輕松的旅程啊。”
陳子邇只淡淡道:“華爾街這個地方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只要你成為他們追逐的物件,什麼問題都不是個問題。”
“可成為他們追逐的物件,這個很難。”
“很難麼?”陳子邇笑著反問。
盛淺予也掌握了陳子邇的時間,她已經在等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