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到教室再說,我在紙上畫給你看。”
社交和社群的區別在哪兒?這是個好問題。具體點來說,天涯這樣的社群和facebook社交網站在概念上的區別是什麼?
他們都是一群人集中在一起,但為什麼一個是世界網際網路巨頭公司,一個卻只能在國內混個小康日子?
陳子邇把尼葛洛龐帝放在一邊,把那本要翻譯的書也放在一邊,做網際網路,技術很重要,思想更重要!
他找來一張紙,寫上社群和社交兩個詞。
其實他自己對做網際網路興趣不大,因為有人能做成功,他只要投資就好了。而且讓他自己去做,也不一定能成功。<101nove.ebook不一樣,他有點小小的愛國心,這麼大的企業姓中會不會更讓人爽一點?
盛淺予也在思考,思考陳子邇到底要說什麼。
陳子邇拿著筆指著‘社群‘兩個字,說:“你剛剛說的一網情深應該算是社群的一種,包括你自己說的想法:人和人會因為精神的共鳴和聚在一起交流。他們都算是社群,我自己這麼理解,社群伴隨著內容而生。”
陳子邇子在社群下面寫上內容兩個字,盛淺予點頭,贊成陳子邇所說的。
“但社交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社交是由人而生的。”
社交的下面是人。
這其實算是一種很本質的區別,但盛淺予不太理解這其中的意義,問:“那又能怎樣?”
陳子邇:……
他想了一下,解釋道:“從做企業的角度來說,社群能達到的規模很有限,因為100萬人如果同時講話,那就相當於沒人講話,但社交不一樣,10億人同時講話,他們不會互相幹擾。所以區別就是,做社群只能是個小公司,而做社交可以無窮大!”
盛淺予猛然驚醒:“所以一網情深不會成功,而做社交可以創造一家大公司!”
陳子邇心想:你能不能有點更深刻的理解,這不就是把我的話換個花樣再說一遍嘛。
陳子邇覺得她應該還沒有理解的入木三分,也是,她要是資質這麼好,在陳子邇的上輩子就不會默默無聞了。
他繼續深挖區別,說:“你小時候趕過集吧?”
盛淺予點頭,趕集,別說小時候,長大也會的,人人都知道。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社群呢就有點像是趕集,每個人為了自己需要的‘內容’去到這個平臺上。集會就是趕集的平臺,和論壇的作用類似。但集會總有個人數限制:
第一,人太多吵吵嚷嚷的,也太過擁擠,後面的人就不願意來了,或者來過的人下次就不來了,去其他人少的集會買東西。第二,集會太大了,買東西的人找不到自己要買的,賣東西的人呢,趁著人多監管不到位開始渾水摸魚要賣假貨。
“所以說規模一大,內容質量必然下降。”
盛淺予點頭,論壇的確是這樣的,一開始人少的時候,氛圍是很不錯的,每個人說的都很有見地,吸引人。但她也感覺到人數多了有趣的東西變少這個現象,因為有趣味的靈魂是不多的,雜七雜八的人進來了,無故罵幾句,你是氣還是不氣?
這也算是社群的先天缺點,陳子邇自己上網也會發現有人說:幾年不混天涯,現在成這樣了?
對,社群會流失使用者。
但你看過幾個人說幾年沒用facebook的?
有嗎?可能有吧,進了監獄賬號應該會停用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