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邇答道:“誰說你不能給我幫助了,高等數學你不是挺擅長嘛。”
盛淺予有一絲小慶幸,“這麼說你能幫我這個忙了?”
“不就是給你當個翻譯跟美國佬嘮兩句麼?這很簡單。”
盛淺予說:“謝謝。我絕不會讓你高數掛科的。”
你不會讓我掛科?感覺怪怪的,說的自己是個低智商兒童一樣。陳子邇笑著點點頭,掩飾尷尬。
陳子邇踢的一身是汗,他先回去洗了個澡,然後在約定的地方找到盛淺予。
“有一些英文版的書,我靠著字典嘗試看了一下,但基本上還是一知半解。”走在去自修室的路上,盛淺予說著自己的困難。
陳子邇拿過她手裡的一本,名字翻譯過來可以叫《計算機搜尋的演算法最佳化》,他翻了一下,裡面很多複雜的公式,還有密密麻麻的單詞注釋,但僅靠把每個單詞的意思查出來是很難完全看懂的。
他說:“你應該早點來找我,這麼看書太費時間了。”
盛淺予沉默著沒有說話。
陳子邇又問:“你怎麼知道我會講英語?”
盛淺予開口解釋:“最開始的時候,我看不懂這些書,很想要找留學生幫忙,後來我發現你和他們認識。”
陳子邇基本明白了,想不到這個姑娘是這麼想要學習的有心人。計算機這個行業正在發生劇變,今天學新的可能明天就是舊的,確實需要跟著最前沿走,但語言不通是怎麼也跟不上的。
陳子邇簡單看了兩頁,感覺有點頭疼:這個什麼最佳化演算法,好像也是數學啊,好難的樣子。
不過轉念一想,他只是負責翻譯而已。
他又想起那個尼葛洛龐帝,問道:“這個人有多厲害?”
盛淺予好像還挺推崇他的,說:“其實我是被他的《數字化生存》所描繪的未來吸引的,我對計算機也很感興趣,我覺得計算機會改變人類!”
陳子邇暗贊:這個思想很不錯。
但光有思想也不行,到底怎麼改變,有沒有清晰可行的模式更重要。全世界的計算機從業人員,幾乎都在想這個問題,誰先想到誰就能成功。
可這並不容易。
就像很早就有人喊大資料會改變人類,但怎麼改變,大資料是什麼,怎麼用起來,這都是經過好幾年才慢慢搞清楚的。
陳子邇覺得盛淺予有在網際網路上掘金的潛質,因此就問:“那你覺得計算機會怎麼改變人類?”
她想了一下說,“我覺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被改變,生活、工作、娛樂甚至教育。”
“說得具體點,不要那麼大。”
盛淺予帶著一種嚮往說:“人和人可以跨越距離、種族的鴻溝得到真正的交流,人們會和遠在千裡之外的人,和自己在靈魂上有共鳴的人交流!渴望交流在身邊又得不到交流的人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陳子邇想了一下:這應該算是社交方面的吧。
他誇贊道:“我覺得你的想法會實現的,說不定你從中掙到大錢。”
盛淺予自己不信,“掙什麼大錢,這也不是我首創的,而且國內已經有‘一網情深’這個論壇了,都是免費的,哪裡能掙到錢。”
陳子邇仔細辨別一下發現,盛淺予說的其實並沒有遠見,她講的有點社交的雛形,但更多的還停留在社群的概念上。
而社群並不是很超前的概念,就像她說的‘一網情深’這個社群論壇已經出現了。
陳子邇有意提點幾句:“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