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雖說沒吃過豬肉,到底也見了不少豬跑。
在宮裡長大,這麼多年,我也不是白混過來的,若是輕輕巧巧中了你的計,我的臉又往那裡擱呢?
040婆母
禮物的事情,終究我也沒去問顧君則。
人情世故,我知道我直接問他的結果大抵就是……
“公主不必掛心,微臣替公主備著。”
若真是如此我的確省事。
但是當真不妥,也不好。
於是飯桌上我索性只問了顧君則一些行程的事,關於老夫人,我只是大抵問了問近況,隨後只說了一句‘過些天南行之事,我會準備好’,便不再多言。
私下又拽了淩風一問,結合顧君則所言,大概明白了——老夫人從幾年前開始,便歡喜禮佛。
我算計著,攝政王去世不久,宮中變革巨大,不若便尋個合適的佛像送給老夫人。
其實,現如今,我心裡依舊放不下當初的種種事,於是不肯信顧君則,更不想討好他;至於讓他喜歡上我,我也早已知道機會渺茫。
所以如今我對這禮物‘用心’,也並非為了他。
而是存了另一個心思——想要依仗這位老夫人的好感,在府裡站穩腳跟。
老夫人是個怎樣的人?
見到她之前,我想過許多次。
聽說顧君則的母親是南邊的名伶,而顧君則是她和攝政王的私生子,顧君則長到五歲才尋到攝政王,想來這位老夫人也算是遭了一番‘始亂終棄’。
也許會是一個有些幽怨的婦人?
再也許,因為攝政王生前曾經叫嚷著要娶我,她會不會介意?
如此的事情我盤算了一路,到底也沒個答案。
直到我見到她。
路途彎彎繞繞,草木掩映,終於到了一處房室。
單是這一路的曲折,顧君則對老夫人的保護和重視,便可見一斑。
馬車停下,老夫人已經立在佛堂前,笑著看著我們,等我們下車來。
我想起約莫八、九年前,母後帶著我去見皇奶奶。
那時皇奶奶也在禮佛。
不料那丫鬟進去稟告後足足有一個時辰,皇奶奶才撫了撫袖子走出門來。
低頭瞧見我,面上一驚,隨後過來揉了揉我的頭,笑道:
“若知道你也來了,皇奶奶便早些出來了。”
當時我聽了,起初還當是皇奶奶疼我,抬頭便沖著皇奶奶笑。
可緊接著卻又不對。
難不成……如果只有母後來,皇奶奶便要讓她等很久?
低了頭,隨後又小心翼翼地轉臉,抬頭看了一眼母後。
母後的面色平淡得很,低頭瞧見我看她,揚起嘴角,笑意卻有些牽強。
回了神,看著已經迎到車前來的老夫人,她笑著看著我,竟是沖我伸手出來:
“這就是公主啊,君則這孩子木,可是委屈你了?”
這一瞬間,我想,顧君則的母親,應當是個溫柔善良的人。
她第一句話便問我,還向我伸手,是她對我的接納,還有對四下人眾無形的告誡。
我微微一愣,隨後卻不知不覺地想著——雖說我和顧君則有諸多別扭隔閡,但是這位老夫人定是對我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