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懂得老夫的意思?”
師中泰這才明白張承禮原來是在跟自己說白天自己請教他的事情,在中書省時他當面警告自己不要觸怒龍顏,如今卻又一反常態的告訴自己順理而行。
“可是先生白天的時候明明不是說...”
不等師中泰說話,張承禮便打斷道,“人立於世,需要做到耳清目明。耳清則要求,對於那些帶有偏見的言辭,知道它因為哪一方面被這比而不明事理;對於過分的言辭,知道它在哪一方面過於較真而不能自拔;對於邪僻的言辭,知道它違背了什麼道理而乖張不正;對於敷衍的言辭,知道它在哪裡理虧而詞窮。言辭的過錯只要是因為思想上認識狹隘而產生,危害於朝廷;將它體現於政令措施上,就會危害到具體的政事上。”
嘶...
這老頭,你說怕被人聽到就說隔牆有耳不就完了,說這麼一大堆,兜了一大圈就為了告訴我你當時那般說是因為情勢所迫。
這筆裝的,我給你滿分再加一分夠不夠!
“學生明白了。”
再這麼長篇大論下去,張承禮會不會脫水暈倒師中泰不清楚,他自己倒是很可能被喂一顆清心丸。
“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內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
“中庸有云:素位而行。既然身為朝廷一方官吏,就應該為中朝百姓做些分內之事,為了行大道而為,就要盡你應盡的職責。”
就在師中泰馬上要頭腦昏漲的時候,張承禮終於換了白話,而且還是很明白的指向。
“做一件事若不明白為什麼要做,習慣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習慣,一輩子卻又在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卻不知道這條路到底是什麼路,此乃大眾也。”
“而如今,你要做什麼事,你很清楚自己為何要做,卻還不清楚自己要走的這條路到底是條什麼路。”
肯定不是一條通天大道。
他的意思師中泰早已明白了,卻搞不懂為何還要說那麼多,難道就為了弄清楚那是條什麼路嗎?
“學生受教了。”
“士人之所以是士人,是因為窮卻不會失去義,得志也不會偏離正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以行正義之道為目的,才能夠以天下為已任,以蒼生為已任,才能夠做到修身養性。也只有如此,才不會為了權貴而拋卻自己一直堅守的道義和道德底線。”
“這,就是士人與大眾的不同。”
師中泰心早已累了,不過這雞湯來的夠勁兒,不做一絲猶豫狀,立即慷鏘有力回道,“先生之言學生謹記在心,學生一定會謹遵先生之命,以天下蒼生為已任,始終堅守正義之道和君子大道。”
“如此甚好。”見他如此,張承禮心道沒白費心思,垂首撫須緩緩道,“老夫最後還要提醒你一點,聖人素來尊崇‘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人情是人性的本能,情法不能兼顧的時候,千萬不可違揹人情。”
喜歡駙馬乃紅顏請大家收藏:()駙馬乃紅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