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老鄭家一家搬到了出租房,家昌像往常一樣每天上下班,慧娟讓她爹又給從農村抓了幾只小雞崽,裝進了原來的雞籠。鄭華和鄭齊天天也有了事做,只是雞蛋更加緊張,這些小雞暫時還不能下蛋,每天,只有鄭齊有一個和飯一起出鍋的煮雞蛋,大人和鄭華只能看著他的小嘴兒把整顆雞蛋一毫兒不剩的吃光。
慧娟覺得這樣在家做飯,收拾屋子,帶孩子不是回事兒,可是,出去找工作有些不太現實,畢竟家裡除了家昌,每天有四口人在家,老的老,小的小,需要她照顧,而且,鄭華馬上要上學了,總不能讓這麼小的鄭華一開始就自己上學去吧!所以,這更提醒她,她不能像家昌那樣去按時上下班,而這樣的工作,哪有呢?與其說她是需要工作,到不如說,她想用自己的一些有限的空閑賺點兒錢。雖然,她也很羨慕那些每天騎著腳踏車穿工作服的女人,但是,她也看到過他們帶著孩子頭發胡亂攏著努力蹬著車蹬的樣子,那個樣子,別說她自己是不允許的,就是婆婆怕是也會數落她幾遍了。家裡日子雖然不富裕,但是,整潔利索是必要的,一個窮家,怎麼還能允許富餘出亂子呢?
沒多久,慧娟知道自己能做點兒什麼了,這個對於她來說新搬過來的街道,有很多零活可以做,有時候是紮一些絹花,有時候是用鈎針鈎一些小茶杯墊兒,有時候是織衣服,還有人教,學會了,領了材料就可以在家做,做好了之後,拿到街道按數量給些工錢。慧娟很高興有這樣的活能做,有時候,婆婆和公公也幫著做,一些簡單的,鄭華也能幫上忙。而那些拿回家裡的材料,偶爾會剩一些邊角餘料,家裡就有了五顏六色的茶杯墊,瓶子裡也有了幾枝不太搭調的絹花,鄭齊還混上了一件花花綠綠的小毛褲。而鄭華,每天也能像鄭齊一樣,有一個屬於她的雞蛋吃了。
這一天,鄭齊和鄭華忽然從外面哭著回來,嘴裡嚷嚷著要媽媽買電視機。原來,他們每天都跑到鄰居家去看電視,這天,他們兩個一人手裡拿著個煮雞蛋又跑到鄰居家去看電視,那小孩問鄭齊要煮雞蛋,鄭齊沒給,那小孩就說,如果不給就把電視機關了,以後永遠也不要他們來看電視。鄭華急了,說自己的煮雞蛋可以給他,那小孩不依不饒的說,兩個人看就要交兩個煮雞蛋,鄭華的給了他之後,鄭齊的被那孩子搶走了。鄭齊急了,用自己的小頭去撞那個小孩,那個小孩比鄭齊大,沒被鄭齊撞動倒把鄭齊推倒了。鄭齊的雞蛋被自己壓成個帶雞蛋皮的餅餅,鄭齊哇哇大哭。鄭華見弟弟受欺負,上手推了那孩子,結果,那家的家長拉開了鄭華,把他們倆趕回了家,還說了“想看電視讓你媽給你買去”的話。
慧娟上下檢查了一下鄭齊和鄭華有沒有受傷,發現就是身上沾了些土,就拿過毛巾給兩個哭得委屈的孩子擦了擦手和臉。老鄭太太有些不高興,說要去那家去算賬,
“小孩打架,大人上什麼手呢!我得找找他們去!”一邊說著,一邊從炕上下來,要穿鞋。
“家昌媽,別去了,咱剛搬來,別因為這點兒事兒,和鄰居鬧的不愉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住幾個月咱就搬走了!小孩子的事過兩天就忘了,以後,別讓孩子去看電視了!”老劉頭勸說著老鄭太太。
一聽到“別讓孩子去看電視了”的話,鄭齊和鄭華哭得更厲害了,嚷著要媽媽買電視。
其實,連慧娟的爹老沈頭都有了電視,而且,不只一次的要老鄭家買一臺,而一家人何嘗不想買一臺呢?看著孩子天天巴巴的往別人家跑,有的時候吃飯都叫不回來,大人們的心裡也不好受。可是,一臺進口原裝的十二寸的黑白電視機就要五百多塊,這對老鄭家來說,是筆鉅款,他們是真的買不起呀!
“大齊,大華,別哭了,媽給買,媽給買,等過年,媽一定給你們買臺電視機!你倆聽話!”慧娟抹了抹眼淚,幫鄭齊和鄭華又擦了擦臉。
聽到媽媽答應給他們買電視,而且,是過年,也就是那個他倆也不太清楚是多遠的過年,他們都不哭了,又蹦蹦噠噠的去看他們的雞崽兒了。
老鄭太太和老劉頭以為這只是慧娟哄孩子的話,沒想到,慧娟馬上對他倆鄭重的說,
“爹,娘,過年這個電視一定要給孩子買,我多做些活,我一定要讓孩子看上咱自己家買的電視。”
老鄭太太和老劉頭聽了,先是愣了一下,馬上都堅定的點點頭,彷彿也在下著決心。
從那開始,慧娟更多次數的到街道去拿活了,而且,每次她都刻意打聽各個活計的價錢,比較著難易程度,計算著她的工時價效比,盡量挑選相對賺錢多,她做得快的活拿回家。而老鄭太太和老劉頭則有時會要求慧娟去幫拿些他們擅長的活計。家昌也從兩個孩子的每天的嚷嚷中得知了這個家庭的偉大計劃。
終於,沒等到過年,老沈頭用自己的錢把這個老鄭家的計劃提前實現了。
慧娟還給電視做了個套,鄭華和鄭齊每天都會提醒大家看過電視以後,一定要等電視涼了再把套子套上。
而沒用多久,這個任務就只能落在鄭齊身上了,鄭華要上小學了。
鄭華有了一個紅色的小書包,鄭齊嚷著要背,鄭華小心翼翼的讓鄭齊揹著在炕上來回走著。
本來慧娟要求去送鄭華上學,家昌覺得他一早反正是順路,就不讓折騰了,只是放學的時候,慧娟去接就可以了。
鄭華來到學校,很興奮,又很害怕。老師按大小個兒給他們排了座位,鄭華是個瘦高個子的孩子,被排到最後一座。鄭華的同桌是一個又黑又壯的胖小子,名字也特別有趣,叫“隋大年”。
班主任姓劉,是個中年女教師,說話有板有眼。她讓同學們都坐好之後,先問了個問題,
“你們當中,有誰沒上過學前班?”
鄭華知道那是什麼,鄰居的小朋友有去上的,但是,她沒上過,她直接喊了出來,
“我沒上過!”
她剛一喊完,整個教室就讓同學們給笑翻了。她不知道他們在笑什麼,但是,她感覺到,他們應該是在笑她。
“你叫什麼名字,你先站起來。”劉老師向她看過來。
鄭華站了起來,同學們又笑了起來,她實在是納悶,她站起來有什麼好笑的,她又沒長什麼奇怪的東西。
“你叫什麼,回答老師。”劉老師催促的問她。
“我叫鄭華。”
“其他同學別笑了。鄭華,你沒上過學前班?那你上過幼兒園嗎?或者託兒所?”
“沒有。”
“那你來學校之前在家都做什麼?”
“看電視,吃飯,睡覺,和弟弟喂雞,幫弟弟剝雞蛋皮,煮的雞蛋皮,還有,還有?”鄭華在極力回想她在家都做什麼,她覺得那是她值得炫耀的事,她認定別人沒有她能幹,沒有她會的多,她還想說幫媽媽做絹花,看著電視是不是看完之後不熱瞭然後套上電視套子,可是,她還沒說完,就被老師打斷了。
“好了,好了,就是說你沒學拼音,也沒學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