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將玄靈和紫軒帶到了玄妙關,開始對他們進行更加深刻的教導。
“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濁清之未分。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便是玄靈的命元,太極星陣。”
“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這就是紫軒你的命元,你註定是三清殿的弟子,即日起,我會傳授你們佔蔔三界天命羅盤。”
玄靈和紫軒的神情都變得嚴肅起來,好像這個天下人的命運,就在自己身上。
道尊繼續道:“天運帝王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窮手無窮,極乎無極也,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蕩蕩,不可名也。堂堂乎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之得生,故眾聖之所共宗。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天運帝王,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乃元氣之祖,萬道之宗,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話說:“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跡有內外不同,由能應之身或異也。“並稱他“秉生成之柄,鎮造化之原,故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謂之老子者,道之形也,應既不一。”
天運帝王在靈帝時期,用日月星辰通玄天地經緯。混沌之始宗,天地支幹,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王。這便是創立三清殿的天神,你們的祖師爺雲非。”
紫軒頗有感悟道:“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泊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玄靈也不落後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尊見他們倆都成了氣候,也就毫無忌憚傳授著這些心法。
道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心法我已經交給你們了,剩下的就靠你們自己了,我暫且閉關修煉。不可偷懶,如今你們的等級,我都有數,等我出來試你們的身手,若沒長進,便可自行離開了!”
天尊說完,就則只剩下了玄靈和紫軒,他們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挑戰著彼此的耐心。
突然出現的卓焉,打破了這種尷尬的氣氛。
“如果兩位閑來無事,倒是可以隨我到煉丹爐下修煉。”
卓焉裝的有模有樣的,說起話來,很像道尊。
聖書學府,翰林學院。
“三清”也可以理解為道家修練內功的三個階段。道家把宇宙生成以前稱為“混沌之道”;把宇宙的生成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洪元、混元、太初。“洪元”指的是陰陽未判、混沌無形的階段。之後,清陽之氣上升而成為天,重濁之質下降而成為地,宇宙才定型,這個階段稱為“混元”。地球有了生命開始的階段,稱“太初”。道家修煉內功也從三個不同階段和層次比喻修身煉功的高度。
青花正好看到書上記錄的這些,雖然有所疑惑,不過,卻並沒有聲張,只是默默將書合上,有所思考。
就在這時,宛袏就帶著幾位猶如仙人出塵的人,出現在了藏書閣,召集了翰林學院的學子,聚在一起。
“進聖書,入翰林,承天下!當下九州大亂,若是能夠推行新政,改變當下的格局,聖書才有一席之地!”
宛袏說著,將神色,在在座的學子身上掃過,像在暗示他們以此為悟性。戰亂若起,作為文人的地位,就顯得卑微了。
居座在宛袏右方的仙人,神色突然停駐到了青花身上,不過為了避免大家的注意,他突然又轉移了視線。
“在下哥舒,孔位七賢之一,位居第七!”孔位七賢:柏侯、賓牟、薄奚、薄野、樗裡、爾朱、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