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林海文?”
大媽把票給她:“是啊,林海文一個臨川人,不說給我們推介推介,愣是說我們這裡的東西太貴,物價太高,這景區能不貴麼?嫌貴就在外頭買啊,一個那麼有錢的人,扣扣搜搜的。結果還傳出去了,現在估計半個臨川都知道了,而且昨天聽說他還發微博了,還不知道鬧成什麼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這幾天總有些人買票買到一半,又說不買了,一天的票連之前三分之一都沒有了。”
小貔貅首先就是對那些比較摳搜的人起效果,他們本身就心疼錢,經過小貔貅一催,得,不買了。
“噢,這樣的,那景區不得虧死了?”
“可不是說麼?”
“還不如當初直接把物價降了,是吧?”記者試探著問了一句。
“也不能那麼說,價格那都是定死的,怎麼可能說改就改,人也不能同意啊。”大媽說到這裡,突然有點警惕了:“你趕緊進去吧,今天人少,好玩兒。”
“行。”
記者拿著票,青春洋溢的,跟個大學生一樣,順利度過各種保安的眼神。
一路上跟她之前來的時候,確實顯得少了很多人,而且老年人的比例特別多當地65歲以上的人是不要買門票的,也是不會買水的,對他們來說,爬山就是鍛煉身體,跟花錢扯不上,貔貅對他們也沒有效果,所以這幫人基本沒少,但少不少的,景區也無所謂。
記者找了個大爺,湊過去問他:“大爺,您鍛煉呢?”
大爺眯著眼看了她一眼:“記者?”
“……”
“小丫頭瞞不過我,我也是搞新聞工作的。”這個老大爺,就是跟林海文遇上兩遭的那個大爺,果然你大爺就是你大爺:“想問林海文的事兒啊?”
“啊,您知道?”
“那可不,那天林海文來的時候,上山我們聊了幾句,下山我們又聊了幾句,從國家大事到這個景區物價,都聊了,沒人比我更清楚了,嘿,要不說林海文名氣大呢,這就來記者了,你是哪家的啊?我以前是臨川廣播電臺的。”
“噢,我說您的聲音怎麼這麼熟悉呢,您是播故事會的吧?我小時候常聽呢。”
“是吧?哈哈哈。”
“那林海文跟您說什麼了?”記者趕緊問了一句。
“……丫頭片子還挺會下套的,林海文說什麼,我能跟你說麼?那都得成新聞。就是這個物價的事兒吧,我可以跟你講講……”
記者聽了一波一手資料,還是不錯,也跟這位大爺追憶一通玩水年華。
“喏,就是那個店。”
“還營業呢?”
“怎麼能不營業呢?不過生意比之前差了十分之九吧。”
“十分之九?90啊?”
那不就沒生意了麼!
“哪有人去買啊,有人走近,大家都拿看傻子的眼神看他們,誰也不樂意當傻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