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去年比,今天的楓葉不夠紅麼?”託尼下意識問道,旋即反應過來,啊呸,什麼東西。
藝術家再神經,也有個限度,因為這裡的楓葉不夠紅,所以就放了學院的鴿子?這種丟人的藉口,他都不好意思拿出去說,不管是林海文,還是芝加哥藝術學院,都得變成個笑話。
這麼一打岔。
科林發現,在座的這些大人物,似乎沒有意識到新聞中,真正值得他們關注的訊息。
當然,在他猶豫著要不要提醒一下的時候,還是有人終於反應了過來。
“你說什麼?巨匠?”
“是的,”科林連連點頭:“你們可以在facebook,或者推特上,看到相關資訊。”
在大家夥低頭看的時候,科林悄沒聲地撤了。
休息廳裡頭,則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這絕不會是臨時起意的展覽,”丹尼斯教授有些激動:“林海文的新作一定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否則大都會不可能賠上自己的聲譽,做出這種決定。怪不得阿德裡安說林海文相當有把握推動國際青年展的事情。”
他瞅了一眼驚疑不定的託尼、卡迪、傑夫等人,心裡頗為快慰。
作為古典畫派的美國名家,他當然算不上特別主流,而之所以會和兩個老朋友,一起供職於芝加哥藝術學院,完全是因為學院有深厚的印象主義收藏和藝術基礎,相對而言,印象主義雖然是現代藝術的啟蒙,是對學院派的宣戰,但在技法上,它始終是跟學院派更為接近的,當你去看莫奈的《日出》《睡蓮》的時候,對光線的處理,對物體的具象,仍然是基於強悍的學院派技法基礎的。
也因此,芝加哥藝術學院在美國算是古典畫派比較集中的一個著名藝術院校。
這也是林海文會和它接觸的原因。
但盡管如此,丹尼斯等人在學院裡,也總是比較邊緣的人物,現在看到古典主義新的旗手,很有可能取得了重大突破,是讓眼前這幫人驚懼不已的重大突破,他當然是與有榮焉。
“怎麼看不見林海文新作的照片?沒公佈麼?”
“……也許根本就是一個炒作的謊言。”卡迪不甘心地說道,但作為炒作界的一員,他完全明白,有大都會一力支援,哪怕是炒作,林海文也是穩賺不賠!而如果他在藝術上真的出現了顯著突破,那……
卡迪和傑夫對視了一眼,難掩震驚,這件事的意義,恐怕不僅僅在於他們跟林海文之間的齟齬。
這是一件會顛覆整個藝術界的事情。
託尼在沙發上挪了挪,看了看大家,這會兒大家顯然都沒有心情繼續享受下午茶的美好時光了,不尷不尬地站起來告別,讓工作人員送走了傑夫·昆斯等外人,託尼喊住了丹尼斯。
“你們,或者讓戈特利布先生,去具體瞭解,這事關學院的聲譽!”託尼在最後一句話上,落了重音。找本站搜尋”” 或輸入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