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就是他的個人看法。”
海格爾也不知道懂沒懂,點點頭,不問了。
一幫人在會客廳裡,聊完鬼畫符,聊林海文的繪畫風格,聊《飛天升佛圖》,然後進入更高階的交流,聊藝術觀,認知體系……總之,那是相當有逼格的一次交流了。
“有點枯燥是不是?”拖尼特跟格哈德說的比較多,林海文後面主要是聽。聽著聽著,拖尼特挺慈祥地問他。
“沒有,深受啟發,我回去可以寫一本《藝術方法論》了。”
“哈哈。”拖尼特開懷大笑,看向林海文老師,就是常碩:“他要是真寫出來這本書,常,我們應該一起做他的學生了。雖然理論的東西並不討人喜歡,但確實很艱深。”
常碩抽抽嘴角,把林海文寫過一本《西方美術史》,還有一本《西方美學史》的事兒,跟大家說了。
拖尼特都傻眼了:“美學?”
“嗯哼。”常碩挺負責任的,還跟拖尼特介紹了一下,這兩本書,現在是華國國內教材級的專著了:“當然,華國的美術美學研究,尤其是對西方的研究,肯定是不如歐洲的,他的作品還是有不少錯漏。”
林海文跟著謙虛呢:“隨便寫寫,隨便寫寫。”
但在場的人又不是那些白皮腦殘,華國十幾億人,這裡頭冒尖的著作,不能說就是世界頂尖吧,但一定是有比較高水準的。
“這,真是讓人吃驚,能讓我看看你的作品麼?”
“等我回國之後,給您寄個法文版。”其實,從老馬的角度來做西方美學研究,在西方是很少的,不管水準高低,看了看的價值還是有的,林海文也不會怯場。
後面的聊天,大家就帶上林海文一塊玩兒了,瞬間漲了級別。
……
高美週年慶典的這一期展覽最後一天,今天結束後,《飛天升佛圖》就要被布羅畫廊交割給大都會博物館,林海文在巴黎的行程也就結束了。
現場人更多了一些,可能是最後機會的緣故。
林海文一直忙忙碌碌的,尤其花了三四天跟阿爾圖爾打架,這展覽他還沒怎麼看透徹呢,機會不是年年有,他最後一天也抽空來踏踏實實轉了幾遍。
拖尼特的《春日花園》,色彩濃豔,海格爾的《女人6號》,有點埃及壁畫的感覺,支離破碎,古樸神秘。常碩的是一幅鄉村教堂畫,野鴨、小溪,尖頂教堂,後面的灌木叢林,非常美。
認出他的人也不少,不過還成,他沒有影響到展覽秩序,反倒是被別人給影響到了——看到一半多的時候,進門口的地方,有倆黃面板的,帶著個十六七的男孩子。
跟現場安保推搡起來,嗓子特別響。
“我日你個姥姥!”
林海文一陣頭疼,居然讓他遇見了這種要上旅遊黑名單的同胞,略囧,略心塞。
更囧,更心塞的是,他還被認出來了。
“哎哎哎,”那個黃面板大叔,看見他,眼睛發亮了:“林海文,林海文先生,你跟他說一下,讓我們進去看看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