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向裡面叫道:“陰姨,姑姑來了!”
一會兒,陰柔從裡面出來。見了王嬿,行了禮。吩咐下人去準備食物招待王嬿。王嬿卻道:“不必了,我路經此地。就像見一見故人。一會兒就去樓戶那裡。”
陰柔道:“可是此地俠士樓歸裡?”
王嬿道:“正是。”
陰柔道:“如此也罷,如今災禍連年。府中已無佳餚美酒了。”
王嬿跟陰柔客氣了幾句。
王猛問道:“如今天下兵荒馬亂,姑姑此次前來,可有要事?”
王嬿道:“只是奉你爺爺之命,來看看你。”
王猛聽了說爺爺之命,剛才還笑著的臉,一時收了笑容。道:“他還記得我!”
王嬿道:“非但記得,還很掛念。”
王猛道:“既然掛念,又為何二十年不見我?”
陰柔此時在邊上道:“猛兒,不要這麼說你爺爺。他也是無奈。”
王嬿道:“二十年前,你爺爺離開新都,前往長安,生死未蔔。此後,朝廷多事,你爺爺心憂天下,事務繁忙。如今,天下大亂,他又不敢招你入京,一面招致殺身之禍。”
王猛道:“他王莽殺的兒子還不夠多麼?據我所知,有三人死於他手。”
陰柔道:“猛兒,休要多言。你所聽聞都來自坊間。陰姨知道你父親就不是你爺爺所殺,跟你說了多遍,你就是不不信。”
王嬿道:“許多事情,朝廷所言為政治,坊間傳言多有虛。而真實情況,卻又不能言。你若想知道,姑姑一件一件說給你聽。”於是,王嬿將四個哥哥的死因,一個一個地說了。這一說,不絕就近中午。
陰柔不得不叫王嬿留下吃飯,有話繼續說。
卻說上了飯,那桌子上擺了三四盤青菜,卻沒有酒肉。
桌子一週,擺了八雙筷子。
席上,王嬿見以為姑娘,生得如花似玉,便想起當年與陳述在此間遇見的陰麗華。便問道:“姑娘可是陰麗華?”
那陰麗華聽地王嬿問起,慌忙起身行禮,答道:“正是!”
王嬿見了,道:“正是生的如花似玉。賽過天仙。幾歲了,可有物件沒有?”
這陰麗華聽了,低了頭,不說話。
陰柔接過去道:“小女今年十七,善未婚配。”
王嬿卻見王猛眼睛看著陰麗華,似有相好之意。於是問陰麗華道:“可有意中人?”
陰麗華仍舊不言語。
王猛見陰麗華不語,道:“姑姑你管那麼多做什麼?且說說爺爺之事。”
王嬿是就將這幾年京中發生之事告訴了王猛。最後道:“你爺爺至今不叫你回京,是怕你有殺身之禍。”
王猛聽完,道:“看來爺爺聖賢之道。絕非治世之道。我王猛回去也不能相幫。還是留在陰府上,照顧陰姨與妹妹。”說著,看著陰麗華。
經王嬿一席話,王猛對王莽沒了誤解。王嬿見王猛對陰麗華含情脈脈,知其容易說服,乃是因陰麗華之故。便打消了疑慮,對王猛道:“你日後,不但要好好保護自己,也要保護好陰妹妹。還有,他日若爺爺兵敗,不要說自己是王莽之後。”
說著,對陰麗華道:“陰姑娘,我這猛兒性魯莽,日後有敢得罪之處,盡管來找我這個姑姑。姑姑會教訓他。”
王嬿於陰柔府,又說了幾句話。便告辭了眾人,離府而去。陰柔叫開門見王嬿的小兒道:“陰就,去送送客人。”陰就於是送了王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