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君道:“不是。”
單於問道:“那你是要嫁給張思漢,與他一起回漢?”
李心君道:“不是。”
單於問道:“那又是為何?”
“我與張思漢、攣鞮輿都是兄妹之情。如果成婚,不亂人倫?況且,匈奴習俗,兄弟共妻,我不想自己以後可能嫁給單於你。”
單於聞及此,噗呲一笑。原來小妮子有此心思。既然如此說了,不免打量起李心君來,見她身材嬌小,雙峰聳立,面目白皙,儼然漢女模樣,真乃天生尤物。有朝一日,能伴我左右,也是美事!
李心君見單於盯著自己,神遊天外,便問道:“單於,你在想什麼呢?”
單於聽地如此一說,便收回心思。道:“此時如何,我也難定。”
李心君道:“都說王莽中原賢才,而其助你平亂,兵不刃血,匈奴亦感激他。不如問他,此時可否?”
單於似乎此時才想起王莽。
而王莽也不在乎被遺忘,正與王昭君一起,在草原中漫步。來往軍民見之,紛紛上前招呼道謝。
二人走地有些累了的時候。有兩騎從遠處飛奔了過來。
下馬的正是單於和李心君。
單於說了攣鞮輿提親之事,便道:“據聞,中原習俗,婚姻父母之約,媒妁之言。如今,侯爺可否充當媒妁?”
王莽道:“嫁娶雖終生大事。但非自願,乃背天道。且問心君,你意如何?”
李心君即刻否決。道:“嫁人生子,一生如此。我還是想先去中原,去那父母之邦看看。”
王莽便對單於道:“夫婦隨緣,何必強求?”
單於聽得如此說。便回去告訴攣鞮輿。
攣鞮輿怒道:“你若奪我李心君,我將滅你王莽!”恨恨地離開帳篷。單於慌忙去阻,道:“王莽恩人,與我約為兄弟,也是你兄弟,不可傷他。”
攣鞮輿回頭道:“於匈奴,他王莽不會有事。”
攣鞮輿回了帳篷,從箱子裡拿出一件衣服穿了起來。上馬往中原走去。攣鞮輿離開之後,單於得探子回報:“一個漢人離開大營,正往漢而去。”
單於聽了探子之報。立即差人去召攣鞮輿,而攣鞮輿此時已經人去帳空。單於對這個弟弟也沒有辦法。於是去找王莽。
而此時的王莽,正在和王昭君許久。二人相談甚歡。王莽於王昭君前,猶如學生一般看著王昭君。而王昭君則是一對敬仰眼神。單於入內,告知了攣鞮輿赴漢訊息。道:“原本想留侯爺多日。不想舍弟含怨不辭而別,怕是大漢會有變故。”
王莽也道:“單於費心,莽能與大閼氏相處如此之久,已滿足了。”
王昭君卻說:“漢久未有大使來,不知侯爺可否一見匈奴漢人?”
王莽道:“莽求之不得,只是不知單於之意如何?”
單於方才跟攣鞮輿爭論過,怕王莽與此地漢人互通有無。但見王莽如此說,也不便拒絕。道:“歸漢路長,侯爺請先休息。且莫車這就派人去叫他們過來。”
王莽道:“莽不敢勞煩漢民,且由單於帶路,莽親自拜訪。”
單於只得叫了幾個隨從現行去通知漢人,自己則與王莽、王昭君一起上馬去看漢人。
三人來到漢人處所,只見已經站了許多人。男女老少兼具有之,而王莽分辨不出哪個是漢,哪些是匈奴。畢竟,匈奴也是夏後氏,漢人也到此地日久,難以分辨。
單於道:“這些,都是漢人。其中有些自漢投降過來,有些則是因饑荒而來。”
王莽道:“那麼,因戰爭而來的俘虜呢?”
單於笑道:“那些都是奴隸。在匈奴人營中做事。”
王莽跟此地漢人說了些話。而漢人卻對王莽冷熱不一。有稱其賢者,也有人愛理不理,大概是因為來匈奴時日已久,心中已同匈奴。
此時,李心君從人群走出來。兩邊拉著一對男女。朝著王莽道:“侯爺,著就是家父家母。”
來人見了侯爺,也不下跪。只是愣在那裡不說話。而王莽見這兩人,李父身材高大,李母頗有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