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鈺茵從教導處的辦公室裡出來,耳邊還在迴盪著徐筠的聲音。
來“質問”學校之前,程鈺茵就想好了可能面對的情形,徐筠給溫晴開了後門,或者溫晴找了關係,或者僅僅是因為參選的方式更新穎。
可這些都不是。
徐筠告訴她:“不為別的,只是因為溫晴他們這個專案實力最強,是最有可能獲獎的,學校不可能把這樣的專案擋在門外。”
實力最強?
最有可能獲獎?
這已經是很明顯的告訴程鈺茵,你們比不上溫晴。
這樣的結果,程鈺茵不甘心,她很難接受。
不僅僅是因為她對這次她獨自編舞的節目十分有信心,只有她知道,她為了節目的構思耗費了多少精力,竟然說她的節目不如溫晴?
不可能!
程鈺茵覺得徐筠的觀點絕對出了問題。
活動的評分員不是徐筠,這隻代表徐筠一個人的意思,她會拿下冠軍,向徐筠證明,他看錯了!
他絕對會後悔,放棄了她準備的節目而選了溫晴的節目。
個人參賽也沒有關係,她們不需要那一點關照,她們的舞蹈也過了海選進入了初賽。
這個節目一定會走到最後的。
程鈺茵越想越步伐穩健起來,她要繼續練習,在比賽上絕對不允許出現一絲差錯!
初賽定在一二月份,正是各種晚會扎堆的時候,能上臺表演的節目都會放在晚上裡展現,評分的人員會根據舞臺表現打分,然後確定進入決賽的專案。
那些不能上臺表演的節目,也會安排專業的人員給與打分。
分數只是參考,畢竟型別不一樣,不會完全按分數多少排序,只有同一型別的會排。
溫晴準備的節目確實佔有優勢,但在實力碾壓面前,這點新意算不了什麼。
論文是那麼容易寫的嗎?
雖然這只是一個活動,但據說,論文也是需要答辯的。
程鈺茵倒要看看,他們能走得多遠。
十二月下旬,溫晴、傅晉華和成風凌三個人還需要去參加奧數國家隊的選拔,原本定在十二月底的論文答辯也為了溫晴將時間改到了一月中旬。
一時間,溫晴這個名字給活動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論文很出色,奧數還考了滿分。
這簡直是全面發展的人才啊。
如果能進入國家隊,不僅僅對學校,對整個市來說,都是極有面子的事,改一點時間不算大事。
前六十名學生會進入集訓隊,這才是上次去濱海市練習過的情況。
這次要和全國各地眾多學校的學生在一起。
為其一週的集訓,有兩天是考試時間,六十名學生中會有六名學生成為國家隊的一員,明年征戰國際賽事。
“明天就有第一場考試了,我們也不出去了,就在食堂聚聚。”傅晉華把四個人聚集在了一起。
這次能在六十個位置中佔據四個,表現已經很不俗了,更別說有三個滿分。
“你們三個要加油啊。”成風凌是四個人裡面唯一一個沒滿分的,他沒有信心能進入國家隊,但能止步這裡,他已經十分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