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活動“我們的城市”海選開始了,一中需要選派兩個節目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型朗誦歌舞劇自然得佔了其中一個名額。
學校文藝特長生基本都在學校的節目裡,個人專案有競爭力的不多。
程鈺茵她們的算一個。
原本學校也邀請了程鈺茵的,但是她拒絕了,因為在團體節目裡面,她被安排在一個角落裡,十分不起眼。
更何況,團體參加比賽,人數眾多,就算得了第一名,保送資格也輪不到她,就是多一個獲獎經歷,增加學校積分罷了。
倒不如自己籌備節目去拼一把。
程鈺茵和肖紫霞一拍兩合,而且舞蹈的構思她們倆認為相當不錯,十分有信心。
現在聽到徐筠不打算選她們倆的節目,程鈺茵都愣住了。
“報名的專案很多,學校研究認為,最好不選用類似的節目,要百花齊放更好一些,所以你們倆的節目學校不選用。”
“可是,主任,我們舞蹈的設想和構思是很符合活動主題的。”程鈺茵據理力爭,“被擋在海選之外,這太說不過去了。”
“只是學校不選用,你們還是可以參加的。”徐筠建議道,“學校選派的名額有限,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參加海選,你們透過節目組的個人報名方式就能參加。”
徐筠繼續說道:“你們的節目我也看了,確實很優秀,構思也很好。”
這種打一棒給個甜棗的做法,十分好用。
肖紫霞頓時就覺得她們的節目完全能在海選中脫穎而出,勸程鈺茵說:“我們以個人名義參賽,肯定也能進的。”
程鈺茵惱怒地看了肖紫霞一眼,但在徐筠面前又不好多說什麼。
兩個人離開教導處,程鈺茵就說肖紫霞:“你知道什麼呀,以個人名義參加和學校選拔的待遇根本不一樣,嘴上說會公平對待,但實際上根本不會的。”
“可是學校不選我們,不也沒辦法嘛。”肖紫霞覺得挺委屈,程鈺茵就是朝她撒氣而已,“我們的節目肯定能得名次的,你沒有信心嗎?”
程鈺茵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心情,對肖紫霞露出了一點笑容:“你說的對,我氣得頭昏了,我們去報名。”
“學校有兩個名額,還有一個名額不給我們是給誰的呀?”肖紫霞好奇地問道。
這段時間,除了編舞練舞,她們也關注了學校參加的專案,在她們看來,很多人的節目根本比不上她們的這個節目,真想不出來,學校的另一個名額是給誰。
“難道是給會長?”
“肖會長這次不參加,他已經有保送大學的資格了,沒有必要再參加市級的,全國性的比賽他才可能去。”程鈺茵搖頭,“更何況,他擅長的也是舞蹈,這次會給團體賽的編舞做指導。”
“是不是還有誰參加節目是我們不知道的?”肖紫霞在學校觀察了很久,她心裡一直覺得,報名的人總得練習吧,學校的場地是最適合的。
怎麼可能會遺漏呢?
在兩人的心裡,舞蹈話劇之類的才是參加活動的常規專案,沒有往別的地方想。
“總不可能是拿攝影作品參賽吧?”
“算了,不用瞎猜了,學校會公佈的。”程鈺茵覺得肖紫霞可能猜對了,學校不想要類似的兩個專案,舞臺表演的專案可能性不大,攝影作品反而更可能。
真是運氣不好,撞到這種事。
別人的攝影作品不是水平有多高,而是佔據了一個新意點。
學校選派的兩個節目報上去了,集體表演還得等時間和場地的安排,溫晴他們組的論文就已經交到比賽籌備組的人員手中了。
以論文的形式體現城市的發展,這不僅在一中,在全市都是獨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