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題目和我們平時訓練的差不多,都是那些教綱裡面的,超綱的很少。”傅晉華作為有過比賽經驗的人,自然是起帶頭作用。
市一中來的五個人中,除了傅晉華和溫晴,其他三個孟四海、呂天雲、傅晉華都是高二的,但不是同一個班,他們也是第一次進入比賽。
傅晉華在去年的比賽,走進了全國聯賽,那已經相當優秀了,再往前就是全國前六十名,那可是這一學科的佼佼者,至於能進入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的,那更是鳳毛麟角的人物。
“等一會兒胡老師會把人叫到一起,會有一些資料給我們看。”傅晉華說,“一開始每個學校都是各自為戰的,最後才知道都得一起努力,不過誰也打不破這個局面,畢竟各有各的想法。”
“往年,尤其是鵬程學校的,總會自己團隊開小灶,其他學校當然也不願意平白讓鵬程的佔了好處。”
“不走到最後,是不懂合作的。畢竟我們之間有競爭關係,大家平常心就好。想合作就合作,不想合作就不合作,別影響了自己的心態就行。我們幾個人也是一樣,願意的就一起來討論,不願意的可以自己研究。”
市一中的人,不是傅晉華拉在一起,可能不會這麼快就團結在一塊。
儘管是一個學校的,可名次不會因為一個學校就開後門。
“一起提升能力才能走得更遠。”成風凌表態說,“國家我是不敢想,我就想問問學長,全國聯賽進了前六十的人,是不是都能保送到重點大學啊?”
傅晉華點頭:“是。前六十名那肯定都會保送,不是前六十名也有機會的,分數夠高,或者是某一道題的表現特別突出,被學校注意到,也可能得到機會。”
“那可以說,專攻一種題型會更好了。”孟四海眼睛一亮,他在這隊伍裡面,分數是墊底的,要超過其他人,更有難度,前六十名他想都不敢想。
可專攻一種題型的話,未必沒有機會。
“你想得太好了,你能確保哪個題型一定會出?而且每年新題型也不少,打好基礎才是最主要的。”呂天雲笑道。
“呂天雲同學說的很對,不能投機取巧。”傅晉華又安慰了孟四海幾句,“能走到這裡,就已經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了,不用擔心高考會考砸,我們憑實力也能進大學的。”
胡柏松給了學生們兩個小時的活動時間,下午三點才把人叫齊,去大教室會合。
來的學生坐在教室裡明顯分成了幾個小團體,市一中和鵬程的各一撥,其他學校也各自拉了人,也有兩撥。
趙希茜和康思瑜中間間隔了兩個位置。
胡松柏見慣了,一開始都是這樣,內部各自防備,畢竟這是會有排名的比賽。
“這是歷來奧數考試的真題集,你們應該都自己有準備了,但我這一份呢,除了題目,還有各種解題的方式和思路,是很多優秀的人才總結出來的,而且一道題可能會有多種解題方法,這上面都有。”胡松柏指著他前面的桌子上那疊如小山般高的資料。
只有十多份,每一份都非常厚,所以才能疊這麼高。
不過,他們就這點時間,很難看完吧。
胡松柏看出了眾人的疑惑,笑著說:“這幾天看不完,可以帶回學校看。”